環境新聞頭條
2018-06-12 17:14
12日北市水利處新任處長陳郭正於記者會中發表,2030年防洪保護標準,將從現行78.8mm /h提升到88.8mm/h。
北市水利處新任處長陳郭正。蔡仕敏攝
會中陳郭正概述歷年來大台北地區整體防洪治水工程,以及易...
2018-06-12 10:59
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設計出一種對害蟲而言很「性感」的植物。性感的關鍵在於,這種植物能產生蛾類性費洛蒙,讓害蟲的交配行為受挫,逐漸取代許多有害的農藥。
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現正針對這種植物進行優化,同時也在研究新的費洛蒙,像是令柑橘果農頗...
2018-06-12 10:46
系列報導緣起:從明(2019)年起,歐盟近零能耗建築標準即將上路,所有新建公共建築達都要達到近零耗能,二年後擴大至所有新建建築。建築節能是什麼?冷氣如何裝、換燈泡等,固然是課題,卻不僅止於此;本報2017年進行「建築節能在台灣」系列報導,發...
2018-06-12 03:34
濕地的生態極為豐富,卻不像森林或海洋容易被看見,因此常常因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還未受重視之前就被犧牲了。今年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透過濕地的系列活動,用講座、濕地踏查及逐格動畫工作坊的方式,帶領大家更認識這些水與陸的交界地帶。
系列活動首場...
2018-06-11 16:06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11日前往行政法院遞狀,對觀塘環評案提出行政訴訟。他們認為,在學者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並認定為一級保育類動物後,環保署卻沒有因為這些新事證而重做環評是錯誤的行政處分,他們主張,政府應該依法廢止環評。
由於中油第三天...
2018-06-11 14:26
面對將加嚴十年以上燃油老車的空污治理政策,二行程機車車主11日上午前往環保署,表示將在17日上凱道,表達對政策的不滿,批評拿剝奪二行程機車的權益來當政績,是包庇了工廠、電廠與老舊柴油車,簡直「只拍蒼蠅、不打老虎」。
二行程...
2018-06-11 14:07
環署11日審查「桃園航空城捷運線」環差案,過去因為居民反對而剔出原環評案的G09站,在這次的環差重新納入開發範圍,不過共構的土地開發,則仍待民眾同意後,展開細部設計後再做另案環評。目前仍有部分地主不願參加該站共構的土地開發,桃市府表示,未來...
2018-06-11 10:55
5月30日,在立法院第九屆第五會期正式會期結束前,《礦業法》終於出經濟委員會。環保團體呼籲,此刻距離英文總統2017年6月24日在頒發齊柏林導演褒揚令時提出的礦業改革承諾,整整一年,請執政黨說到做到,在6月11日起約一個月的臨時會議程中,通...
2018-06-11 10:39
爭議超過十年的墾丁國家公園後灣陸蟹棲地開發案,上週行政院核定將與業者京棧飯店「以地易地」,由政府提供海生館旁停車場土地讓業者易地開發,以保留後灣珍貴的陸蟹棲息地。
此案成就國內第一個為保育生態而進行換地開發的案件,由政府、業者與民間團...
2018-06-11 09:52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不同於地球日,世界環境日始於1970年4月22日的草根運動和環境教育活動,由聯合國於1974年訂定。但今年,這兩個特殊日子有個共同的主題——對抗塑膠污染。
每年世界環境日的全球主辦國都不同,今年輪到印度。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