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2018-05-18 10:28
波昂氣候會議10日結束,代表們指責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重啟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分歧議題——富國拒絕滿足氣候融資需求。氣候媒體《Climate Home》報導,一位歐盟高階談判代表10日表示,歐盟和中國的政治領袖們必須介入,以打破巴黎協定實施談判...
2018-05-18 10:02
今年4月我國遠洋漁業遭歐盟續判黃牌,在520蔡英文總統就職兩周年前夕,國內外七個NGO團體共同組成的「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指出,新修的遠洋漁業三法對於外籍聘僱漁工的保障仍不足,希望蔡英文能兌現競選期間的承諾:「在引進外籍勞動者的同時,對於...
2018-05-17 10:58
醫學博士、物理博士、文學博士時有耳聞,但你聽過「垃圾博士」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4月份邀請中國廢棄物專家來台交流,其中一位就是有「垃圾博士」之稱的環境史專家毛達。
毛達是「零廢棄聯盟」發起人,廢棄物議題是他的關懷重心,從他2003年進...
2018-05-17 10:29
台灣曾是外媒眼中的「垃圾處理天才」,今年更推出擴大限塑政策,自豪於領先全球,但回顧生活周遭,馬路上隨處可見棄置飲料杯、免洗餐具,偏鄉底渣亂填、集塵灰亂倒,不禁令人反思,這樣的廢棄物政策是「藥到病除」還是「短暫的止痛藥」。
本報「中國綠...
2018-05-17 05:36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修改了珊瑚基因,期待未來應用於珊瑚保育。這是第一次研究人員成功用一種叫做「CRISPR-Cas9」的特殊工具來編輯珊瑚基因。
儘管科學家強調,實現經遺傳強化的「超級珊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這項工作仍被認...
2018-05-16 14:49
今年5月8日,「有機農業促進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首度將「友善耕作」納入有機輔導體系,有學者認為該法案呼應國際有機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
2018-05-16 13:33
為了阻擋新店第一公墓遭開發為「新店第一產業園區」,3月初文史工作者吳柏瑋提案將第一公墓古墓群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16日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資會議對此進行審議,初審小組以墓葬週邊環境已破壞、墓主已遷葬,完整性不足的理由,建議否決此案,而當地...
2018-05-16 10:56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從原本典型的農村,因地層下陷、海水倒灌淹沒農地無法耕種。看似劣勢、悲情,只能領補貼的成龍村,因林務局承辦人員不同的解讀,而具有不凡的視野。在引入觀樹基金會陪伴村落後,開啟地層下陷地區契機。歷經9年陪伴,成龍村民早已習慣與外...
2018-05-16 09:46
英國衛報報導,英政府祭出最高100萬英鎊(約新台幣4000萬元)的積極參與津貼給自願參與英國第一個核廢料掩埋計畫的社區,再加上深鑽勘探津貼,最高總金額可達250萬英鎊(約新台幣1億元),但卻慘遭兩大黨國會議員批評,這個數字完全不夠。
...
2018-05-16 09:31
為了解決垃圾問題,雲林縣政府與六輕合作,要將生活垃圾轉做輔助燃料(RDF)。此計畫可同時解決雲林垃圾處理問題,對六輕則是有減少用煤、產生可運用的蒸氣及電力的雙贏,不過,生活垃圾中含有PVC等各種塑膠的特性,也恐怕造成戴奧辛、重金屬、氯化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