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拆滿1年 華光推歷史生活記憶展 不願遺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強拆滿1年 華光推歷史生活記憶展 不願遺忘

2014年08月29日
本報2014年8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距離去年827最後一波強拆已1年,有型的華光社區也許煙消雲散,但居民與關心民眾不願就此「魂飛魄散」,不但持續進行居住權訴訟追討正義,也仍在爭取保存老樹與文化資產。27日當天,他們回到當時常聚集的老梅樹下,舉辦晚會與歷史生活記憶展,整理兩年來的抗爭點滴,繼續訴說當地歷史與曾真切存在的生命故事。

圖片來源:華光社區:金磚上的遺民

華光社區自救會、學生訪調小組、護樹志工等同心協力,27日當天先於華光社區原址舉行晚會,讓因拆遷而四散的居民與曾參與聲援的民眾再次相會;隨後又移至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2樓,舉辦華光歷史生活記憶展,展出文件與影像。除了回憶2012年末展開的抗爭紀錄,也持續訴說華光社區的百年歷史,居民落腳當地的緣由及生命故事,盼莫遭遺忘,讓更多人知道此事。

展覽中有部分照片與文字附上了QR code,等待參觀民眾帶著好奇心掃瞄看看,裡面不但有各大事件影音紀錄,甚至還有天團五月天、無印良品、陳昇等知名歌手在當地取景的MV,如果想知道華光社區在哪首歌裡,可得要去一探究竟。

華光社區影像、文字展,盼在地歷史、生活故事不遭遺忘。攝影:賴品瑀。

學生訪調小組成員楊宜靜表示,華光社區遭遇的迫遷,並非在去年8月對居民的強制執行結束後就劃下了句點,在這塊土地上,延續百年歷史的台北刑務所,與戰後移民共同孕生的都市歷史聚落紋理,隨著行政院預定的開發時程倒數,一點一滴地消失在金權怪手之下。而目前除了華光,還有更多歷史違建經由政府清理、都更等途徑,陸續遭城市蠶食鯨吞。

因此這個展不但呈現了華光社區過去的記憶,也將在30日晚間7點舉辦「地下台北-自營聚落踏查成果發表會」,為暑期華光、紹興、蟾蜍山「三小違建」聯合舉辦的訪調營成果。楊宜靜解說,在訪調過程,學員遇到更多消失中的歷史違建,例如中山配銷所;更有學員發現文山區有大片違建戶,細究來由,才知他們大多是因之前遭迫遷,無處可去才聚集於此。

華光社區仍持續舉辦活動台北刑務所文資護育聯盟研究員郁良溎強調「並不是迫遷完住戶,事情就算過去了!」因此除了反迫遷行動外,他們仍持續訪調,為老樹與文化資產蒐集事證資料、拜訪學者耆老,希望從中了解空間與數代居民生活相互依存的關係。

郁良溎也表示,雖然爭取到保存部分老房子與老樹,但所謂「國土活化」皆採抹除過去脈絡與紋理的操作,這片土地的利用規劃,都看不見對華光原有生活記憶的呼應。許多屬於這塊土地的記憶,都成為只能在影像中追憶的往事,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仍要繼續辦這樣的展覽,希望號召更多人一起加入。

他們目前仍持續爭取保護文資、老樹,更希望一同設計出兼顧歷史、生態、居住與社區經濟的民間版規畫方案,且居民以兩公約中「居住權」向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法務部、北市府、內政部等4個行政機關提起的行政訴訟,也正在展開。 

【相關報導】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