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鯨魚?是指生活在台灣周圍海域的鯨魚嗎?不是的,其實,是真有一種鯨魚化石命名為「台灣鯨魚」。
不見廬山真面目?
1965年時,黃敦友(1929~2010年,1965當年為日本東北大學的碩士班研究生,亦為台灣地質、古生物學家,曾擔任過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根據一個新竹竹東地區中油公司在進行探勘時所發現的鯨魚化石耳骨,發表了一篇刊於日本古生物學會期刊(Transaction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的文章,並進一步的根據這鯨魚化石耳骨命名了一種新的鯨魚──Balaenoptera taiwanica,即台灣鯨魚。
「台灣鯨魚」出沒在台灣周圍海域的時間至少是在2百多萬年前,很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在大海裡看到他們的蹤跡。雖然看不到「台灣鯨魚」的廬山真面目,但我們可能會想說去博物館裡一窺他們不為人所知的一面,就如我們到博物館期待看到已經滅絕了6千5百萬年的恐龍一樣。但令人惋惜的是,「台灣鯨魚」不止大家普遍不認識他,連在博物館裡也已看不到命名當時所依據的「模式標本(Holotype)」了。不過從他的學名(Balaenoptera taiwanica)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知道他和現在體型最大的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應該很相似。
牠不重 牠為歷史留下見證
如同我們先前在「發掘化石」的文章裡談過的一樣,化石標本對於我們理解及解讀不為人知的「生物演化史」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地位。也因此,標本的保存在自然史或是生物學的研究上,一直都是佔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但近來分子技術的進展,已經讓越來越多的生物學者不看實體的標本,而偏重於DNA標本。
不可否認的,以空間的利用及研究的產出,一樣的空間大小,可以存放成千上萬的DNA標本,並可以量產出讓實驗室拿到非常可觀研究經費的論文數量;但卻可能還放不下一件大型的鯨魚骨骼標本,甚至可能連發表一篇所謂「國際期刊」的文章都有點困難。也因此,實體標本的保存(尤其是像這樣體型龐大的鯨魚)幾乎都不被重視了,更不用說在目前的學術界(國內外都是)盛傳的「Publish or Perish(發表研究文章,要不然就被學術圈淘汰!)」。
物種的滅絕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也因為這樣,我們似乎就更應該有更好的標本保存意識及概念。就好比我們現在已經沒有恐龍了,不過也因為古生物學家的努力,盡可能地去挖掘出這些保存良好的恐龍化石,才能呈現在大眾的面前。
就以台灣周圍海域的媽祖魚(中華白海豚)來說,當前已經面臨嚴重的棲地威脅。如果我們不能盡可能的去保存我們可以保存的標本,讓我們的後代至少可以透過實體的標本去了解各式各樣令人感到驚奇的生物,不然就可能會再次重蹈「台灣鯨魚」原始標本遺失的悲劇。
化石 生物多樣性的羅塞塔石碑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2014年)到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 Japan)的蒐藏庫裡去檢視現生鯨豚骨骼及化石標本的時候,雖是以進行在紐西蘭的博士班研究主題去參訪,不過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研究員甲能直樹(Kohno Naoki)特地帶筆者去看在他們蒐藏庫塵封多年當時從台灣運過去的一些化石。
這些從台灣漂洋過海到日本的化石,有些都還被岩石所包覆(像我們之前在「發掘化石」的文章裡談到的一樣,還需要進行化石清修的工作,才能判斷裡面的化石是什麼物種),但是這些標本中,其中也包含了當時命名「台灣鯨魚」的耳骨複製標本!令人興奮的還不止如此,還有更多當時一起過去的標本,很有可能都是屬於「台灣鯨魚」的一部分,雖然當時黃敦友命名「台灣鯨魚」的時候沒有提到這些材料,不過在接下來研究這些不為人所知的標本,將可以讓我們對於「台灣鯨魚」有更多的了解!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生物多樣性,基本上就是從先前的生物多樣性所演變過來的,而不意外,往後的生物多樣性(如100年後)又會和我們現在所觀察到的生物多樣性截然不同。研究化石的意義是什麼呢?從地球有生命的起源開始(目前最古老的記錄約有37、38億年的歷史),約95%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也因此,透過化石的研究,我們不只可以瞭解過往的生命歷史,更重要的是,可以一窺「大自然」驚人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