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到宜蘭拜訪朋友,發掘窗邊的盆栽聚集了一些小東西,湊近一看,原來是葉子給黃斑椿象產了卵,孵出了幾隻小椿象。兩週後,恰巧自家門口也冒出一批椿象的卵,這回孵出的是荔枝椿象。
這兩種椿象都是很普遍的種類,黃斑椿象在市區行道樹如樟樹、台灣欒樹的樹幹上時常有機會見到,荔枝椿象則常見其取食柑橘、龍眼等果樹,以及台灣欒樹。當然野外環境也有很多牠們的同伴。原本想著可以趁這個機會稍微記錄牠們長為成蟲大約會多久,但這些椿象隨著齡期漸長開始四處遊走,紛紛爬離原本取食的植物,全數從陽台消失,也許跑到隔壁住家去了。
椿象非甲蟲 發育過程可判斷
椿象來作客的情形當然並不是第一次了。春、夏季裡,有時便會有不同種類的椿象成蟲飛到自家窗前。家人見到這些椿象,總誤以為是天牛或金龜子。椿象的外表可能常讓人搞不清楚牠們跟甲蟲有什麼差別,但其實椿象並不是甲蟲,牠們是屬於半翅目異翅亞目的一群昆蟲。從成蟲外表來看,大部分種類的椿象,前翅前半部為厚硬的革質,後半部則為柔軟而略帶透明的膜質,頭部並具有刺吸式的口器。
以生長過程來說,半翅目的椿象屬於不完全變態,幼生期外觀與成蟲較為相似,且發育過程不經過蛹期。然而鞘翅目的甲蟲,牠們的幼生期外觀則與成蟲大不相同,且發育過程會經過蛹的階段;例如獨角仙的幼生期便是呈柔軟的「蠐螬」狀,和成體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聰明避敵法 臭蟲來也!
似乎很少人像一些甲蟲玩家狂熱著迷鍬形蟲般的喜歡椿象,或者願意去飼養椿象,理由之一大概是基於食物的需求。椿象的種類多樣,牠們之中包含植食性或肉食性的種類。植食性的椿象主要以刺吸式的口器插入植物中,吸食韌皮部汁液,肉食性種類則是以吸食獵物的體液維生。以植食性的種類來說,如果想飼養,必須每天準備新鮮的植物,讓椿象能吸食,而不同種類又有各自專屬的一批寄主植物,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另外一個原因,大概就是椿象那讓人敬而遠之的特殊味道。椿象的身體具有臭腺的構造,大部分椿象在感覺受到騷擾時,會分泌具揮發性的液體,這分泌液的氣味對天敵具有忌避的效果,能讓牠們免於遭受其他肉食性動物捕食。如果因接觸椿象而不慎沾到這分泌液,聞起來會有一股刺鼻的腥臭味,且附著在皮膚或衣物上的分泌液也不容易清洗去除,故椿象也常被稱為「臭蟲」,閩南話則稱牠們為「臭腥龜仔」。這樣的習性是許多椿象的共同特徵,儘管也有部分種類的椿象是不會分泌臭液的。
早期台灣曾發生過俗稱床蝨、臭蟲的小蟲子,其實就是一種以脊椎動物血液為食的椿象,這種椿象翅退化,白天藏匿在住宅的角落,夜晚爬出吸人血。不過在台灣的衛生環境改善後,這種椿象已不多見。
過了一陣子,有一次我不經意在公園觸碰到了一隻停棲在欄杆扶手的黃斑椿象成蟲,手指沾附到了少量分泌液,突然覺得那味道非常的熟悉,聞起來像極了芫荽這種香料植物(俗稱香菜,就是那種會灑在豬血糕上的綠色葉子,也是麵食裡常見的佐料)。以往接觸椿象,只覺那濃烈的氣味令人不敢恭維,從沒想過少許的量聞起來會如此類似芫荽,而且不覺得臭,但其他人又是怎麼看待這味道呢?
後來我陸續在國內外的一些報章雜誌讀到了這樣的說法:有很多人不喜歡芫荽的氣味,他們覺得這味道相當腥臭,甚至一聞到就會覺得噁心反胃,這當中也有人表示,這味道之所以討厭,就是因為它很像椿象所散發出來的臭味!再看看芫荽的英文Coriander,這個字正是衍生自椿象的希臘文Koris,這說明了當初命名的端倪。原來,椿象跟芫荽氣味類似這件事早已不是新聞,歐洲人在千百年前就這麼認為了。
蟲蟲香 入菜好滋味
而會讓兩者氣味相似的原因為,椿象和芫荽的氣味中具有某些相同的醛類化合物,因此聞起來如此相像。怪不得有一種椿象「九香蟲」,可以作為藥膳的配方,據說加入食材炒熟可變成一道香噴噴的養生料理,那料理本身的香氣大概就類似芫荽的調味效果吧。雖然對於不喜歡芫荽的人來說,恐怕同樣難以接受那味道。
其實,有些椿象還挺討人類喜歡的。比方說,除了九香蟲這種椿象因可作為藥膳、中藥而聞名,另有一種水棲性的椿象印度大田鱉也被用於食用。印度大田鱉在東南亞為著名的食材,加入這種食材的料理,會有一種獨特的香味,很受當地人歡迎。據說早在漢朝時,古代的南越國便已將這類大田鱉作為進獻給漢朝的貢品。儘管有的椿象不太受歡迎,甚至會為害農作物,但當中還是有不少對人類有益的種類,或許在眾多的椿象裡,仍有不少有用的資源有待我們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