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作改種有機毛豆 省水好收入打下好基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一期作改種有機毛豆 省水好收入打下好基礎

2015年05月18日
本報2015年5月18日雲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每年為台灣賺進20億台幣外匯的毛豆,種植過程用水量約水稻的1/4,經濟效益優,以有機種植更對環境友善,有這麼多好處,農委會農糧署與慈心基金會合作,輔導「黃金廊道」沿線農民轉作,搭配二期作水稻,開創省水、省肥,友善土地的糧食生產模式。

元長鄉、土庫鎮位居全台地層下陷核心。

聰明省水 一期作改種有機毛豆

彰化、雲林一帶地層下陷速度居全國之冠,雲林去(2014)年地層下陷年達6.1公分最為嚴重,又有影響高鐵沿線路墩之虞,農委會從2012年起推動8年黃金廊道計畫,在高鐵彰化、雲林沿線左右1.5公里範圍,推動省水農業「黃金廊道農業新方案暨行動計畫」。

另一方面,國內有機農業去年耕種面積達6,071公頃,占全國農地的0.76%。

慈心基金會2004年即於古坑經營麻園有機農場,經過多年耕耘,成立全台最大的有機栽培集團,農場以種植黃玉米、胡蘿蔔、鳳梨、毛豆、馬鈴薯五大作物為主,年總產量1,200公噸,6,000萬元產值;其中毛豆種植面積突破20公頃,總產量預估將超過150公噸,儼然國內有機毛豆的領頭羊,這些作物結合里仁公司有機連鎖通路與加工廠商,供應國內市場。

土庫農民第一次種的毛豆,質優豆仁多。慈心基金會即以第一期作(3~5月)種毛豆,用水量是水稻的1/4、二期作(6~9月)種水稻避開稻熱病好發季節、不怕倒伏,因接在毛豆之後,地利足夠,不須用很多肥料。三期作(10~12月)種紅蘿蔔省工、好管理,以此規劃協助農民發展省水、高收入的農業。

慈心基金會分析,兩期慣行水稻估算每分地收成22,160元;一期作慣行水稻、二期作慣行花生收成22,580元;一期作有機毛豆、二期作有機水稻26,820元,每分地每年增加4000多元收入,除了省水考量,也增加農民收入。

執行長蘇慕容表示,毛豆生產過程包括種原來自高雄農改場的「高雄9號」,目前日本44%的毛豆就是來自台灣的高雄9號。雖然毛豆是年輕的黃豆,多種一個月就成了黃豆,不過由於雜糧市場受外銷價格影響,獲益不如毛豆高。

第一次種毛豆就上手 比種花生更安心

這些寶貴的經驗,現在則透過「黃金廊道有機農業輔導推廣」計畫,分享給雲林農民。去年,農糧署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推動黃金廊道中的有機耕種,目前已有5位農友加入契作,成品並由里仁有機產品通路販售,目前農地面積4公頃、預計生產40噸。

位於土庫的毛豆田,下個月即將收成,結實纍纍的毛豆,預告著豐收。麻園農場的柯力誌,這一年來輔導5位來自黃金廊道沿線的農民種植毛豆,並且到現場測試成效。

「一株毛豆只要超過6個節間、25個豆莢,對第一次轉作的農民是不錯的表現。」柯力誌手拿著整株毛豆細數,顯得很滿意,這代表一般農民第一次種毛豆,只要按步就班,就能種出好豆子,推廣到民間是很大的助力。

當毛豆收成後,殘留在田間的殘株打到田裡,增加養分,二期作種水稻將省下肥料成本,又值雨季,更不需地下水,用肥少還能減少倒伏的機會;若能推動成功,發展省水農業,有助於減緩地層下陷的速度。

農民表示,種過花生就不怕毛豆了。「花生長在土裡都不怕了,毛豆在地上還看得到!」

買高鐵票送毛豆 救高鐵也救農業

雲林土庫大荖有機農場陳慶堂,從事農業工作將近20年,因為父親全力支持,去年與堂弟王俊添投入近2公頃加入計畫。田埂間種了薄荷,散發著香氣,降低了周遭慣行田飄來的農藥味,也減少蚊蟲。

因為周圍都是慣行田,易受周邊農藥汙染,因此需架起圍籬,一分地不含工錢約14000元;也就是還沒有收入,要先投入大筆資金,即使有機耕種有利於環境,卻得吸收擔心農地被農藥汙染的成本。

他觀察到和慣行比較起來,有機3個豆仁的豆莢比較多,可能是因為植株間距離較大,因此長得好。生產方面,因可使用機械採收,省事不少,但除草最花人力。

毛豆田除草最花人工。(圖片來源:慈心基金會提供)

他認為,早在地層下陷之前,這裡的農民就沿著濁水溪抽地下水灌溉,農民抽取的水層約6~10公尺,並非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所提到55公尺以下的岩石盤;現在改以節水有機農業是為了救高鐵;他笑著說,高鐵公司若有心,可以每張票附上一包毛豆,對農民就有幫助了。

彰化溪州農民廖明欽從事農業3年,一開始就選擇有機農業。提到投入農業,他打趣的說是將「資遣當退休」,為了陪伴高齡的母親,他選擇回鄉和母親作伴,務農維生。一開始,鄰居都說沒有農藥種不起來,但還是嘗試不使用農藥化肥種植,也種出來了。

後來他加入溪州尚水米,越做越有信心,雖經歷不多,自認技術生疏,但認定是對的路、正確的路,能保護土地和環境,還能種出好的作物吃得健康,就值得持續努力。他認為,契作是最好的保障,有契作就有通路,否則對生產者壓力很大;好不容易種出來,卻賣不出去。

李進勇:打造宜居的雲林縣

第一屆「雲林有機毛豆嘉年華」16日在古坑鄉綠色隧道景觀二二八公園熱鬧登場,包括縣長李進勇、前縣長蘇治芬、農業處長張世忠、鄉長黃意玲、農委會農糧署代表齊聚一堂,宣示推動有機農業的決心。

雲林縣長李進勇。

雲林縣是全國農業的最大縣,農業產值第一,素有台灣農業首都之稱。縣長李進勇致詞時表示,雲林縣將提供全台消費者最安全的食品,尤其是農產品,讓「吃安全找雲林」不只是口號,而是支撐在地產業的一個重要成就;雲林縣推動有機農業的決心不變,並且以有機為基礎經營一個友善土地、宜居的城市。

話鋒一轉,李進勇接著說,「然而仍有一些企業趕不上政府的政策,違背政府照顧土地、維護環境、珍惜生態的政策方向,我們覺得非常遺憾。」前一天(15日)雲林縣議會才剛通過禁燒生煤以及石油焦自治條例,期待對妨礙土地、破壞環境的企業祭出有效的方法,希望降低對土地的傷害。

「擺在眼前的挑戰還非常的多,但雲林縣希望各行各業各黨派各團體,能共同宣誓保護土地的決心,這是努力的方向。」李進勇以此總結,並由衷感謝有機農業經營者。

:此項計畫是行政院農委會為了提升高鐵沿線彰化﹅雲林地區發展低耗水有機農業﹅提高農民收益﹅促進產業多元發展的目標,以解決因抽取地下水造成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問題。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