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節錄自《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作者李鍾旻是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碩士,曾任「科學月刊」主編、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編輯。常年從事生態觀察與科普寫作,也是環境資訊中心生物簡介專欄長期合作的作者,這次將多年的觀察紀錄累積成書,環資小編們也感到與有榮焉呢。
前看、側看、俯看,怎麼眼珠老是對著鏡頭?攝影:李鍾旻。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
倒三角形的頭、一對看似不好惹的鐮刀手,這肯定是大多數人對螳螂的印象。螳螂是兇猛的殺手,天生肉食性,常埋伏在植物叢間,每當鎖定獵物,便會迅速的伸出那對特化的鐮刀狀前足,捕捉目標。
看看螳螂的身體,無時無刻不高舉著前足,再加上站立的姿態,以及能夠靈活轉動的頭,以外形而言,在節肢動物中,似乎沒有比螳螂更加「擬人化」的生物了。
若對著螳螂拍照,事後端詳起照片,你可能會發現,無論是從各種角度拍攝,螳螂那張三角臉,「眼珠」似乎總是不偏不倚的對著鏡頭!莫非牠是天生的模特兒,懂得拍照時要注視鏡頭?
你在看我嗎?
螳螂的一對複眼,是由無數六角形的小眼所組成。複眼中的那粒小黑點,往往看似對著眼前的你,貌似人類的瞳孔一般,讓人誤以為牠正轉動著眼珠,你走到哪就牠就瞪到哪。
其實,相機所拍到的螳螂眼中的「黑點」,其實是我們視線方向中,那些小眼底部細胞內的黑色色素。由於有上萬個小眼,於是我們無論從哪個方向瞧,都看得到、拍得到特定區域的色素(黑點),也就形成「對方」似乎都正好也都盯著自己的目光、朝自己看的錯覺。而螳螂雖有著廣闊的視野範圍,頭部並且可大幅度旋轉,但眼睛的構造其實是不能轉動的。這看來好像轉來轉去的黑點,被稱作「偽瞳孔」;而這種現象在螳螂、一些甲殼類中特別明顯。
螳螂的複眼還有一項特性,每當夜晚或者光線較暗時,會轉變為深色。白天與身體顏色相同的眼,到了晚上則幾乎呈黑色,彷彿是戴起了一副墨鏡。其實,這是由於複眼中的色素,集中到了眼的最外層,這樣的現象有利於一些夜行性昆蟲在黑暗中的視力,也就是為了在晚上也能夠看清楚四周,便於生存與覓食。
作 者:李鍾旻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20
ISBN:9789863207160
大多數生活於都會環境的人們,可能除了蝴蝶、甲蟲等明星昆蟲物種之外,往往對許多生活於周遭的常見昆蟲視而不見。本書是第一本以台灣都會環境為出發點的昆蟲專書,專門介紹都會居住環境中的常見或特殊昆蟲,這些出現在都市裡、居所旁,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昆蟲鄰居,就是本書最重要的主角。
認識我們的昆蟲鄰居,學習在都會環境中親近昆蟲,享受觀察自然的樂趣。平易近人的昆蟲題材,以及淺顯易懂的科普寫作,本書不僅是中小學生的優異自然課外讀物,也可做為一般喜愛昆蟲生態者的入門參考書籍。
※ 本文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