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環境日主題LOGO。圖片來源:UNEP。 |
今天是6月5日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WED),這是一個由聯合國設立、藉以鼓勵、激發全球人民環境意識,採取守護行動的節日。
此想法於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首次提出,此後每年環境日即選定相應的環境問題為主題,展開各種宣傳、保護行動。
2015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70億人的夢,1個地球,消費須謹慎有度」(Seven Billion Dreams. One Planet. Consume with Care.),並聚焦於水、糧食和能源這三大生存必須要素,針對地球上人口不斷增長,自然資源卻有限的狀況提出警告。
目前人類社會採取的經濟模式並不永續,森林、海洋、河流、土壤等諸多生態系都因過度取用資源,而瀕臨崩潰邊緣。聯合國預測在2050年之前,全球人口就會突破96億大關,甚至還可能更快達到這個數字,若不改變現在的思維和生活方式,我們需要3個以上的地球才能供養得了人類社群。
從前的我們鼓勵消費,以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在外星探險並無任何進展的現況下,我們只有地球了,「無路可退」是我們必須睜開眼睛看清楚的現況。為了讓70億(或更多)人類的夢想能有開花結果的可能,最有效的策略便是採取「有意識且謹慎的消費態度」。
從現在開始,檢視自己的任何習慣吧,每件事情、每個小動作都有「外部成本」,拿了塑膠袋用過就丟?想想它的製造過程花了多少能源;刷牙時開著水龍頭任憑水嘩啦啦地流?你該思考一滴水從天降下,經過水龍頭到你家費了多少成本;天氣好熱冷氣開24小時,溫度調得像冬天,不得不穿上厚外套、蓋厚棉被?石油並非取之不竭、燃煤發電會造空污、而核能開採鈾礦破壞環境、核電問題全球熱議,再生能源的發展還落在後頭...
還有更多例子,可以證明那不經思索的浪費,但也是可以改進、做得更好的機會。世界環境日提醒我們,想想水、糧食和能源,經濟發展不能也不該成為危及未來生存的藉口,現在就可以開始個人行動,不必苦等政府政策和政客口水。
要讓70億人的夢想幻滅或者實現,就掌握在你我手中。
採取行動吧!你可以做什麼?
水資源
台灣才經歷10年大旱,限水措施和可能沒水用的窘境,雖然天降梅雨稍稍紓解困境,但有水當思無水之苦,面對氣候變遷下,旱澇災更頻繁的極端氣候,我們有必要了解大環境,並做好準備。
修好漏水的水管,可以省下超乎你想像的水量喔!圖片來源:世界環境日官網。 |
糧食
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豐饒土地,足以孕育多樣化的糧食及經濟作物,但在政府重工輕農的政策下,糧食自給率始終不到4成。甚至允許將優質農地轉為蚊子園區、科技園區或者農舍,只為了少數人的炒地、炒房遊戲,沒有顧慮到廣大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當我們連糧食自主和選擇的自由都被剝奪,又怎麼能顧及健康和快樂的生活呢?
內用不外帶,省下許多塑膠餐具!圖片來源:世界環境日官網。 |
能源
便利的現代幾乎已難以想像沒有電力的生活,燃煤發電、核能發電在台灣吵得不可開交,你被迫要在空氣污染和輻射風險、核廢料之間做選擇,只因為政府和企業、科學家告訴你再生能源「不可能」。支持什麼發電模式可以再多蒐集資料再決定,但是個人不能迴避的卻是用電的方式。
換省電燈泡的同時,也要記得隨手關燈。圖片來源:世界環境日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