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是人民公僕」 林淑芬為環保、勞權發聲不忘初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立委是人民公僕」 林淑芬為環保、勞權發聲不忘初衷

2015年10月30日
本報2015年10月30日台北訊,黃煇策報導


民間版水污法草案記者會。本報資料照;洪郁婷攝。

全心全力投入立委工作,40多歲的林淑芬,以沙啞嗓音解釋,這都是肉體與精神的歲月刻痕。沒時間陪先生,只能感謝家人包容。身為母親,她選擇自己過勞也要教導孩子。每週只能透過運動爬山幾個小時的陪伴。長期為弱勢發聲、關注環境保護與勞工權益立法的立委林淑芬,28日晚間接受地球公民基金會邀請,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為環境發聲的故事。

但她相信「運動是鍛鍊的好方法,孩子只要能有堅強的意志力,未來有什麼困難都能克服」。

捍衛弱勢價值、信仰  堅持自己的路

這般堅強的意志力,也體現在林淑芬的工作上。雖然擔任過議員,但林淑芬坦言第一屆擔任立法委員時,儘管心中有股信念,但初入立院一開始不太敢堅持理想。好在天公疼憨人,連任立委後憑著經驗與堅持,林淑芬開始懂得承受各種溝通的代價,再加上「不怕衝突的勇氣」,摸索出自己的路線。「為什麼要堅持?因為價值和信仰」林自嘲。

幼年農村的成長經驗帶給林淑芬心繫弱勢的價值和信仰。學生時期加入學運與地球公民基金會成員建立革命情感,養成了她的抗爭思想訓練,相信分配公平與正義的課題,並以此當作思想基礎來參與立法問政。

林舉碳封存為例,說明因世界體系生產分工不同,台灣等開發國家相較歐美,處於不利位置。若要修法,實務上更需凝聚社會共識來支撐。

身歷其境  矢志改善職災、改造社會

至於會投身關注職災相關立法,實在是因為有切身體悟。她出身彰化八卦山鄉村,從小見到村民大多打零工度日,如搬磚塊、皮革加工、荔枝加工等。見過沖床造成許多職災,勞工一個不注意,就會被機具傷到,許多人因此少了一截手指,但相關法令沒有、也不能保護勞工。

這樣的狀況讓林淑芬感嘆「好險有唸書」。但她發現,制度結構不改變,即使自己成功賺大錢,家人親戚的生活也無法完全改善。

「所以要完成社會改造!」她分享社運經驗,所謂社會推進,往往不是由上而下。信仰某人當選一切就會改變,更是不可能。往往要透過大小抗爭來爭取機會,帶著踩到種種社會底線的挑戰,一點一點來推動改變。

但光靠民間衝撞,仍然不是社會改革的唯一解。林淑芬表示,以職災法立法來說,要求雇主為過勞死負責、各層包商的負連鎖賠償責任,因威脅到資方利益,往往會遭拒絕。這時,為顧及弱勢勞工權益,就必須透過政府、NGO與委員會三方多次協調。堅持理想,透過溝通來平息反對意見。

立法、修法眉角多  保持與NGO合作

歷經了三屆立委,林淑芬累積豐富倡議、遊說與談判經驗。譬如《海岸法》,一開始版本好多種,各方思維不同,只能先求有再求好。再抓住官員想在退休前歷史留名的心境,遊說兩黨多方意見,成功立法保護劣化區域;再談到《濕地法》,濕地劃設是個難題,私人地主大多會反對,折衷方案是讓開發迴避,提出濕地補償,或是造人工濕地。

儘管有政府單位反對,林也欣慰表示,也許是群眾意識與時間點到了,才促成立法。再提到《國土計畫法》,目前最大爭議在原住民與各部會的協調,也許只好先立法,將爭議部分擱置再處理。

除了在立法院的競合,林淑芬表示,與NGO的合作,也是推動議題的成功關鍵。以《毒物管理法》為例,她與地球公民基金會不斷要求國科會以列管資料做出一份地圖,標示各科學園區列管的上百種毒化物,搞清楚每家工廠到底使用哪些化學物質,包括難以追蹤的奈米化學物質,讓污染防治更清楚。

另外,談到水源與土地的污染防治,林語重心長表示,目前母法完成,但子法被架空。再加上查緝困難,在量不多的情形下, 檢驗單位往往容易忽略風險不明的總量。但總量才是危害人體與環境的關鍵,也就是要正視「潛在污染責任」。譬如水利會在灌溉渠道大排水溝的管理上,應該釐清責任歸屬來整治超標的情形。

溫減法的疑慮  台灣的隱憂

而談通過的《溫減法》,林淑芬擔憂地說,法案只談碳交易,沒有明確主張與詳實版本,也缺少NGO的經驗與專業。譬如預防碳洩漏,之前好不容易擋下的國光石化,假如移到馬來西亞設廠,那也只是將污染外移。

用碳交易來界定,不符合公平正義觀念,畢竟台灣在產業分工位置不同。但儘管目前政府立論有瑕疵,身為立委也只能修正已通過的法案。「就像菜市場喊價」,行政單位想修法通過,立法單位只能配合。

展望未來 改變來自於人民意願

儘管參與大大小小修法與立法,林淑芬揮揮手表示,功勞不在她一個人。她認為,要改變現狀,必須有立法委員與同立場的NGO,加上群眾一起堅持、努力才能成功。

林淑芬指出,目前台灣的困境是地方政府被架空、立法服務行政。更可怕的是官僚體質,如果政務官沒有專業,與公務員就很難合作。再加上大企業的資本控制,使得許多官員與政策淪入地皮與工程建設的炒作。

面對現況,林淑芬認為改變仍有可能,但要「來自於人民願意改變」。未來,她還想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法」與「BOT促參法」,秉持政黨是實現價值的平台、立法委員是人民公僕的態度,林淑芬期盼自己能帶著這樣的態度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