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兩周年 民間仍緊盯自由貿易 主張TPP不應傷害台農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318兩周年 民間仍緊盯自由貿易 主張TPP不應傷害台農

2016年03月17日
本報2016年3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因反對服貿協議而起的318運動,轉眼已兩周年,在政權輪替之際,「經濟民主連合」於17、18兩日舉辦論壇,除了強調服貿、貨貿、自經區與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台灣發展都是負面衝擊,持續表達反對立場;更討論新舊政府都有高度意願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經濟學者陳吉仲主張,面對談判,必須把農業在生態、環境與景觀等各方面的多元價值彰顯出來,才有可能做出不傷害台灣農業的決定。

二週年 經民連辦論壇著眼TPP衝擊

經濟民主連合舉辦318兩周年論壇。攝影:賴品瑀。

賴中強:服貿、貨貿與亞投行 都是負面衝擊

當時因為對馬政府服貿協定的黑箱程序與中國因素引起社會不滿,在民眾的大規模響應下,318運動提出「退回服貿」、「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先立法再審查」、「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等四項訴求,雖然抗爭現場早已退場,但原「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轉為「經濟民主連合」兩年來仍堅持攻防,目前服貿協議的生效仍處凍結狀態、貨貿協議亦未完成簽署。

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包括ECFA、服貿、貨貿、自經區、亞投行等對中經貿政策,執行的是國民黨與共產黨政府「先經後政」的談判路徑;然而,檢視馬政府財經官僚所謂「台灣經濟的出路」的宣稱,卻可發現是基於錯誤而過時的假設而來,包括假設關稅是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將自由貿易協定(FTA)覆蓋率等於零關稅率、不加入區域貿易協定即是鎖國、高估中韓FTA對台灣產業的衝擊、假設亞投行可以為台灣企業擴張市場。

賴中強解釋,服貿、貨貿與亞投行對台灣都是負面衝擊。服貿將醫療照護徹底商品化外,開放中資經營金融、電信、廣告、印刷等產業,更讓中資可藉經濟活動影響台灣的民主制度運作。

邱俊榮:貨貿犧牲勞工權益  養肥狼群

而貨貿大量開放中國農工產品進口,犧牲農民與基層勞工權益,換得石化、面板、汽車等財團的短期效益。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提醒,「我們要出口的就是紅色供應鏈要發展的。」他更指出台灣目前出口了很多中上游產品,沒有最終產品,因為下游早已外移至中國,「上游養的又肥又大」,只能走低價搶單,過份依賴中國的結果,反拖垮台灣自身產業升級的腳步。

邱俊榮警告,更嚴重的是,恐讓台灣產業面對的是競爭對手是「有國家撐腰的狼群」。

曾昭明:加入亞投行  助中國惡化勞工與環境標準

至於亞投行,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協會秘書長曾昭明批評,除矮化台灣主權外,更可能協助中國惡化勞動與環境標準。「最快賺到最多錢,」他如此形容亞投行,指出亞投行並非一般商業銀行,而是中國為解決自身產能過剩問題,專門投資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

曾昭明提醒,除了台灣根本無鐵路、水壩工程相關產業可因此得利外,中國標榜的高效率,更是從資訊不公開、不受公民監督而來,對生態、環境、人權與勞動條件等將造成的衝擊讓人擔憂,他提醒世人,回想中國是如何建設三峽大壩等案。

新舊政府都想加入的TPP  對台衝擊仍有疑慮

持續反對貨貿、服貿、亞投行的想法,在此318周年論壇中較無爭議,立委徐永明也到場表達時代力量黨抱持相同立場,但加入美國為首TPP是否就是擺脫對中國依賴的關鍵?雖然新舊政府都對TPP有高度的意願。但台灣是否能順利加入、加入是否對台灣產業有幫助、台灣又能怎麼在談判中讓農業受到最小的衝擊?則有多方討論。

許博任:受益產業與蔡英文創新政策方向不相符

綠黨秘書長許博任與台大跨領域創新專案博士後研究吳啟禎皆認為,比起經貿意義,TPP更多了地緣政治意涵,TPP作為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工具,其「堵中」戰略明顯。
但是否對台灣的產業升級有幫助,許博任指出,目前顯示受益產業可能落在紡織、石化、金屬、塑膠、成衣、汽機車零配件,與蔡英文推出的「五大創新」,綠能、亞洲矽谷、生技醫療、國防航太、智慧機械並非相符。

陳吉仲:面對談判  要彰顯農業的生態環境等價值

而目前TPP第一輪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秘魯、澳大利亞、汶萊、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越南、日本等12國,多為農業大國,也讓不少人擔憂台灣農業再受衝擊。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主張,應探討「如何讓TPP不會傷害台灣農業 」。

關於最受關注的萊克多巴胺美豬是否有可能「開放、但進不來」?陳吉仲指出,若師法日本,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豬牛肉進口,但不允許國內農民使用,若加上積極查驗與產品標示,讓消費者有兩種選擇,在價差不大狀況下,就可能在自由競爭的狀況下達成「開放卻進不來」,而政府更可以從豬隻保險、防疫、輔導豬排泄物做綠能等,讓豬農獲利再增加,將是消費者與產業的雙贏。

陳吉仲更強調,在簽約談判過程中要如何不犧牲農業,還是端看政府看待各種產業。若能不只計算產值,而是看重農業對生態、環境、景觀、文化、糧食等含意,能體認到是「全民的農業」,才有可能不做出為了工業犧牲農業的決定。

「日本如何保住五大農作?」陳吉仲指出,日本因為重視稻米在文化上的意義,寧可用汽車產業的關稅期限來換保護稻米16年,希望台灣的政府也可能有這樣的思考,並且為此做足完整的評估與談判準備。

如果一定要加入TPP可以如何因應?陳吉仲認為,一為調整保價收購制度,並實施綠色對地的環境給付,再者,將小農集合成各種農民團體,把生產、包裝、行銷、標章制度垂直整合起來,建立台灣品牌。陳吉仲表示,對台灣農產的品質有信心,若有明確的標示,對台灣的農業與消費者的食安將是雙贏。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