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般的藍眼睛在奶白臉龐和黑絨頭頂之間,珍珠灰色細長脖子上有鮮紅的喉囊,但最醒目的,莫過於頭頂上那一大叢金蔥;灰頸冠鶴(Grey Crowned Crane, Balearica regulorum)正踱步於肯亞的奧爾博絡薩特湖(Lake Ol’ Bolossat)畔,翻找著泥地裡的小蟲、兩棲爬蟲類或種子為食。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灰頸冠鶴的族群數量,全球約僅剩2萬6500到3萬3500隻,屬於瀕危級(Endangered, EN),而其原因莫過於盜獵、棲地的破碎與喪失。
東非的濕地是灰頸冠鶴的主要棲地,其偌大的體型約有100公分高,但與2016年曾駐足台灣金山的西伯利亞白鶴相比,灰頸冠鶴仍屬於較小型的鶴,大多築巢於沼澤地,也是少數有能力在樹上築巢的鶴種。對於灰頸冠鶴這種非遠距遷徙的鶴來說,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同一塊棲地上,只要棲地被破壞,生存條件隨即受到影響。
非洲山脈東段熱點 生物多樣性豐富卻飽受威脅
奧爾博絡薩特湖,位於兩座山脈之間,湖面開放水域面積約4平方公里,但若加上周圍受湖水供養的沼澤泥地、草叢地等,整個流域面積約涵蓋43.3平方公里。除了灰頸冠鶴,這裡也是傑克遜氏寡婦鳥(Jackson's Widowbird, Euplectes jacksoni)和其他百餘種鳥類、河馬的棲地,該地因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堪稱生態綠洲。而作為埃瓦索.恩吉羅河(Ewaso Nyiro)的發源地,奧爾博絡薩特湖更是下游居民漁牧耕獵的依靠。
目前全球有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奧爾博絡薩特湖所在的非洲山脈東段熱點(Eastern Afromontane Hotspot)正是其中之一。
「生物多樣性熱點」一詞係由生態學家諾曼‧邁爾斯(Norman Myers)和其他研究者於2000年提出,其定義需同時符合以下兩點,一是該區至少包含0.5%或1,500種特有種維管束植物,二是該區喪失70%以上的原生植被。
非洲山脈東段熱點,主體為東非大裂谷,由不連續山脈與谷地鏈狀組成;北及阿拉伯半島西南緣,往南囊括肯亞的柏哥利亞湖(Lake Bogoria)、奧爾博絡薩特湖,及位於坦桑妮亞的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最南則來到莫桑比克和辛巴威,橫跨44個緯度,綿延超過7000公里,是地球上物種豐富同時飽受威脅的地區之一。
其中,位於奧爾博絡薩特湖北邊的柏哥利亞湖,以紅鶴聞名於世,數以萬隻的紅鶴,聚集在這個碳酸鈣溫泉淺灘上,濾食著湖水中的藻類,放眼望去湖泊、山巒儘是粉紅一片,此處更是近危物種小紅鶴(Lesser Flamingo, Phoenicopterus minor)重要的繁殖地。除了紅鶴,其他棲息於此的鳥類,數量之多,一小時內可達96種目擊紀錄,這裡同時也是豹、獰貓、山羚等多樣生物的重要棲地。
伐木、墾地、農業引水 導致湖泊退化與棲地喪失
雖然奧爾博絡薩特湖和柏哥利亞湖現已被當地政府劃入保護區,仍然面臨非常大的威脅—採礦、道路施工、供作農業用水、過度放牧、漁撈等造成的污染和干擾,都是讓湖泊退化的原因。
人類伐木、墾地等造成土地型態改變、引水灌溉使得水文平衡遭破壞,人口增加之後,廢棄物污染超出環境承載,接著便是土地退化、湖水淤積持續惡化。過去十年來,奧爾博絡薩特湖的湖水面積已喪失約30平方公里,人與野生動物活動範圍的重疊度越來越高,而失去緩衝的結果便是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越見頻繁與直接,像是非常有地域性的河馬,越來越常因人類侵入其棲地而攻擊人類。灰頸冠鶴的築巢數量,也持續下降中,紀錄裡的500隻灰頸冠鶴,只剩下20對有築巢繁殖行為;而已經築巢的灰頸冠鶴,也把大量精力耗在警戒人類或其家畜不要過於逼近巢位上,以致分身乏術於幼鳥的照顧,因而提高幼鳥死亡風險。
除了棲地喪失,盜獵也是造成野生動物族群下降的重要因素。例如在2017年時,就曾破獲中國非法交易500隻灰頸冠鶴,用來作為購物商場主打的「狩獵旅遊」噱頭之用。灰頸冠鶴的幼鳥也常遭走私到中東國家或私人花園,證據更顯示,有90%的幼鳥於走私過程中死亡[註1]。這些珍稀鳥類不僅遭走私到遙遠的異國,近年來也曾從盧安達的一家私人花園餐廳裡查獲120隻灰頸冠鶴。
國際組織資助當地NGO 促肯亞政府擴大保護區範圍
面對此一生態課題,東非野生物協會(East African Wildlife Society, EAWLS)在得到關鍵生態夥伴基金會(Critical Ecosystem Partnership Fund, CEPF)的資助後,能夠以倡議、發展夥伴關係、建構事件中心網絡、能力建構、資訊與知識分享等方法投入生態保育工作。在東非野生物協會多年來推行成果的基礎上,最終促使肯亞政府將奧爾博絡薩特湖濕地,擴大成為120萬公頃的新保護區。
關鍵生態夥伴基金會是由法國國際開發署、歐盟、國際保育、日本全球環境機構、麥克阿瑟基金會、世界銀行等多個組織聯合組成。其成立目的是為了資助在重要的生態多樣性地區、以創新方法投入保育工作的民間團體,以確保公民社會有足夠資源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
東非野生物協會以研究和實作證據為基礎,透過倡議確保法律政策的發展和完備,與當地草根團體、其他國際組織、甚至是相關公私部門間發展夥伴關係。根據協會長期以來投入生態保育倡議的經驗,以特定生態議題或事件為中心,串連所有利害關係人,有效率地以此發展網絡,聚集社群力量;再以科學證據為基礎,培力當地社群參與自然資源管理的策略制定,借此進行能力建構,一同耙梳問題所在與其解決策略,再公開發表於雜誌、新聞、網路媒體上,促成資訊與知識共享。
當地居民也加入 共同制定保護區管理計畫
在此基礎上,奧爾博絡薩特湖附近社區或地緣集水區的民眾,得以加入由關鍵夥伴基金會資助的計畫,成為專案雇員、負責人或是委員會成員等。在地的他們清楚地知道,一直以來湖水濕地扮演著漁獲、農業與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甚至傳統藥草的採集,也來自鄰近集水區的森林,因此對當地社區來說,湖水濕地不僅是經濟生活與文化命脈,也有益於未來潛在的觀光發展;但由於闢路填地、礦採事業、過牧、汲水引至溫室、廢水排放等人為活動,都嚴重威脅湖泊生態。居民每分每秒看在眼裡,更願意挺身而出,為家鄉的保育工作投注心力。
不僅關鍵生態夥伴基金會資助東非野生物協會,拉福特基金會(Rufford Foundation)、馬克思與維多利亞屈里弗基金會(Max and Victoria Dreyfus Foundation)等,也都先後出資過。東非野生物協會集結各方資金來源,於2012到2017年第一階段的5年計畫裡,已投入980萬美元;第二階段將針對肯亞、盧安達、坦桑妮亞境內的非洲山脈東段熱點,預計投入220萬美元。
回顧保育過程,自2004年起,東非野生物協會針對奧爾博絡薩特湖區域,先慢慢建構起社區保育區,與社區草根團體、地主、青年團體、校園等,以「共同制定保育區經營管理策略」的方式,展開相關工作。2008年,管理計畫成形,奠定了湖區未來保育策略的基礎。到了2010年,在各方努力下,促成中央政府完全授權當地政府制定湖區管理辦法,由國家環境經營管理單位(Nat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uthority)負責居中協調。2012年,對非法佔用湖區濕地的民眾,公告了該地區土地所有權的法律地位。2016年,國際鳥類聯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加入田野工作,協調地方政府、其他相關政府組織、國際保育團體、當地社群等,聯合推動2012年的土地法修正與保護區的制定。
2017年,肯亞大選,一度對保護區的法律地位形成不確定因素;所幸隨著大選結束,終於在2018年2月2日的世界濕地日活動上,由肯亞環境與自然資源部內閣秘書Judi Wakhungu宣布,保護區的法律效力已於1月24日生效,達到體制和法律架構上的成功。
保育工作不止息 持續監測與後續規劃仍為關鍵
但保育工作並未就此結束,接下來持續的監測與後續工作,才是真正檢視保育工作是否落實的關鍵所在。
反觀台灣,是否願意重新反思自身與土地的關聯,更多關注於文化與生態上的多元性與多樣性,願意反轉與當地居民的關係,從多數的單向雇傭關係,轉為關鍵的互動夥伴關係,讓有心、有能力的在地人也能夠進入專案管理、策劃階層等核心,才更能為台灣帶來新氣象與在地永續保育之落實。
[註1] Rupi Mangat. 2017. "Grey Crowned Cranes: Populations decline as wetlands diminish." SWARA: The Voice of Conservation in East Africa,42(3): 55-58.
參考資料
- Rapid response turns shrinking Kenyan lake into protected area
- Volunteer conservationists draw attention to Lake Bogoria
- Eastern Afromontane hotspot programme
- Rupi Mangat. 2017. "Grey Crowned Cranes: Populations decline as wetlands diminish." SWARA: The Voice of Conservation in East Africa, 42(3):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