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關懷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關懷

第十六次「信仰與環境觀」讀書會摘記

2007年12月01日
文:林俊義演講 周恬弘整理

東海大學生物研究所林俊義教授在臺灣生態神學中心四月份的讀書會中,作了一場精彩的演講。以下是他演講內容的摘錄:

林教授說作為一個生態學者,他可以從技術的觀點去當個教書匠,僅把生態學當成操控人以外的世界的一門科學及降低環境破壞的一門技術。不過他肯定的說,今天擁有技術沒什麼了不起的,環境問題絕對不是科技及金錢就可以解決的,很多科家太過於相信科技,而變得很可怕。他認為科技本身不重要,要緊的是如何去正確地使用科技,而且在使用科技的時候必須清楚地意識到科學並非價值中立的。

此外,林教授說生態學者也可以把生態學視為一門顛覆性的科學,提醒我們對於當今世上的各種問題,包括環境問題在內,不能只是看到它們的表象,還必須去探問為什麼會如此,深入追究問題真正的根源。在研究生態學之後,他發現目前我們所看到的主要問題,都是因為人類的思維方式與大自然的運作方式不一致及互相衝突所引起的。生態學告訴我們,自然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這種觀念會對人類目前的生活方式產生強大的顛覆作用。

同時,生態學也可以被看為一種相信萬物都互相關連、彼此依存的哲學,主張在面對環境問題時,必須把和科技、宗教、哲學、政治等各種領域的努力整合起來,不能單打獨鬥。他舉例說在關懷環境問題時,一定要去管政治,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地知道政治只是一條捷徑及治標的方法而已,而不是全部。

接著林教授以各種角度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他指出人與自然的第一層關係是知識性的關係。譬如早期的藥都是從野生動植物來的;另外,飛機和鳥兒,蒼蠅與直升機之間也有一種知識上的巧妙關連。不過林教授表示在臺灣,連這種知識性的關係還談不上,因為中國文化是非常反自然的,長久以來中國對自然理想與作法背道而馳,從未能真正落實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其次,人與自然之間有一種生存的關係,人類必須依靠自然而生存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早期人類要敬拜自然,不過這種觀念仍有功利色彩。

林教授認為人與自然的第三層關係是道德關係,自然可以帶給人道德感,因此英國詩人William Wordsworth說:「要製造好人的秘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長大。」史懷哲也說過:「只有當一個人感受到生命的神聖性時,他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人與自然的第四種關係是心靈上的關係。這種關係無法從知識去理解,也無法傳授,人必須走進自然去親身體會,才能對「自然有其內在價值」、「生存是與自然合而為一」有所感受。林教授特舉美國印地安酋長西雅圖的話來說明這種心靈的關係,他說:「若沒有野生動物,人會遭受到心靈上的孤寂。」「我們腳下所踩的土地就是祖先的骨灰。」「大地不屬於你,你屬於大地。」林教授很感慨的說,今天年輕的一代可說是完全脫離自然了,如果問現在小孩子牛奶如何來的,他們多半的回答會是「從7-ELEVEN(統一超商)來的」。現在臺灣教育體系教出來的學生是心靈非常孤寂的一代。

人與自然之間的第五種關係是文化的關係。林教授表示文化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在人與自然互動關係下產生的,並且會回饋回來影響自然。每一個地方有不同的文化,譬如福建的閩南文化與臺灣的閩南文化就不一樣。他更指出,當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消失之後,各種壞的文化就會流進來,充斥當地的文化,像臺灣都市近年來被麥當勞等速食文化及舶來品氾濫就是明顯的現象。

林教授表示,臺灣原來有著與自然共同發展出來的良好文化,譬如在位處熱帶且多雨(尤其是夏天的西北雨)的臺灣,早期有著世界獨見的「亭仔腳文化」,人們把最好的私有地,最值錢的店面空間拿出來當公有地,供路人躲雨休息,然後這種極具人情味的文化又回過頭來塑造台灣人的性情。

此外,林教授還提到早期碧潭的「香魚季」。約在每年的八月底或九月初,碧潭附近的居民就會炒好米糠當餌,相約到潭邊釣香魚,當天下午大家便一起在潭邊野餐,享受自然美食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情,形成一個活生生的社區與文化。後來香魚從碧潭消失之後,連帶著香魚季的文化及社區也跟著消失了。我們萬萬沒有想到香魚的滅絕竟導致一個文化與社會的消逝。林教授說,香魚的死亡向我們透露出:生態危機是非常深層的。

林教授強調,對生態關懷來說,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環境運動是很重要的,但是這些都只是其中的一個過程而已,他認為整個生態關懷其實是一個如何去了解最終真相(生命的意義)的過程。他說要了解最終的生命本質有四個途徑:即透過自己、別人、自然與上帝去探索,前兩條途徑乃藉由人的生命去了解,第三種方式是經由自然,最完全的途徑是藉由上帝去了解,而林教授主張,唯有透過生命與自然,我們才能真正認識上帝。

最後,林俊義教授說,如果我們知道在身體裡面存有350萬年的「古董」(基因),而且每個人都不相同時,我們必定會對生命的奧秘感到神奇,產生神聖的敬畏感。其實,對待自然的態度與對待生命的態度應該是一樣的,而且對於生態關懷的各種層次,我們應該全部關照,並將這樣的關心視為一種永不止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