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不到70隻的台灣白海豚 全民目擊資料總動員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救救不到70隻的台灣白海豚 全民目擊資料總動員

2019年04月23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海委會海洋保育署今年針對台灣白海豚展開族群監測計畫,截至3月為止,共目擊白海豚5群次,18隻次白海豚,其中2群次目擊親子成對出現。海保署期待結合公民科學的力量,匯集海上觀察的白海豚目擊資料,這將有助於族群辨識,追蹤每一隻個體現況。

海保署除了委託民間公司監測白海豚,同時邀請民眾上傳目擊紀錄,助白海豚一把。圖片來源:海保署
海保署除了委託民間公司監測白海豚,同時邀請民眾上傳目擊紀錄,助白海豚一把。圖片來源:海保署

海保署「西部沿海白海豚族群監測計畫」,委託民間公司進行一年期的調查研究,目的是監測白海豚族群數量,記錄族群空間分布及個體辨識,範圍從苗栗龍鳳漁港海域至台南將軍漁港海域,每季將由北至南調查至少2次。

第一季首次海上觀測,共進行海上觀測4趟次,範圍自新竹南寮漁港至台南曾文溪口。航行時間約47小時,距離達492公里,觀測到白海豚的行為表現,有2群次為游走,3群次為覓食、繞圈,接著游走。

白海豚海上族群目擊調查,第一季調查成果目擊18隻次的白海豚。圖片來源:海保署
白海豚海上族群目擊調查,第一季調查成果目擊18隻次的白海豚。圖片來源:海保署

白海豚是我國保育等級 I 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每年目擊的個體數僅約60〜68隻,族群數量非常小;過去相關保育工作由農委會林務局進行,2018年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掛牌成立,業務陸續移交;該署依據過去資料,得知白海豚棲息於我西部海岸,現有目擊紀錄最北到新竹市香山溼地外,最南到台南市七股海域,主要活動於水深15公尺內、離岸不超過6公里的海域和河口。

海保署進一步表示,為廣泛蒐集白海豚族群資料,海保署也與海巡署加強合作,除了結合護永專案海上觀測,也將盡可能結合民間力量,收集目擊資料守護白海豚。

舉例而言,23日即結合海巡署中部分署與台灣護聖宮教育基金會進行海上探尋活動,現場即目擊到白海豚出沒,資料會列入目擊觀測統計。

海保署表示,歡迎民眾提供白海豚目擊影像資料,透過「海洋保育網」的「海洋生物目擊回報」網頁通報。

尤其若能拍攝到白海豚身上的特徵,例如浮上水面可辨識的身形、背鰭形狀、斑點,或受傷的痕跡,都有助於納入個體辨識資料庫進行比對,並建立個體/群體分布地圖。這些資料也將定期公開,使民眾瞭解目前白海豚現況、族群空間分布、移動路徑等資訊;並提報海洋委員會「海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做為檢討、劃設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的依據。


白海豚族群監測計畫進行中。海保署提供。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