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史特靈(Andy Stirling)教授專訪
(承接上篇)既然30年來核工業提出的許多宣稱,包括核災發生機率、興建及除役成本、計畫興建規模和時間、核廢料處置場籌設……等等,已被核工業自己的歷史紀錄推翻,而今發展更迅速、且價格不斷下降的替代科技來勢洶洶,讓核電不再具經濟競爭優勢,史特靈教授要問: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深陷「核電不能廢」的爭辯之中?
英國即是絕佳的研究案例。2006年英國工黨政府啟動「核電復興(Nuclear Renaissance)」計畫,預計興建共約16GW的新核子反應爐。
「你可以從他們的語言中感受到一種絕望的味道,像是『除了核電別無選擇』(we have no alternative to nuclear power),這其實是非常奇怪的宣稱,因為不管你的立場如何,都可以看到世上確實有其他的能源選項,而且還遠遠比核能便宜得多、可以更快興建完工。」
過去十多年來,這些計畫興建的核電廠一個一個陷入嚴重的困境,興建夥伴日立、東芝、中國廣核集團也紛紛遭遇各種困難、甚至退場,僅有斥資天價的欣克利角C核電廠取得實質進展[1]。
於此同時,英國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發電佔比從2009年的6.7%上升至2018年的33%,大幅超過核能的發電佔比(約20%),僅次於燃氣發電。而就裝置容量來看,2018年底英國再生能源已達41.9 GW,超越所有化石燃料電廠的總和。不僅如此,英國燃煤發電佔比自2012年起從接近40% 快速下降到2017年6.7%,並將在2025年前被全面淘汰。
比較這段時間各能源發電佔比與用電需求變化,英國能夠快速減煤,仰賴的是發展迅速的再生能源、及時救援的燃氣和能源效率提升,而非自身難保的新核電廠。
剪不斷的核電—軍事結構性連結
即便明明有比核電更具時間和成本優勢的發電方式,且十多年來核電復興難見起色,英國政府至今仍不放棄新建核電廠。
為什麼核電在英國獲得這麼多的政治支持? 史特靈教授和同僚 Phil Johnstone 博士展開研究,發現儘管比德國有更好的廢核基礎,例如更佳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件和較弱的核工產業,英國政府死守核電的原因至少有兩點,其中一個關鍵在於核能與軍事的結構性連結。
核能與軍事的連結並非新鮮事。攤開核能發展史,核武與核電的連結不僅因地緣政治而生,還常與軍事力量和政治特權息息相關。[2] 例如,發展核武的國家,通常會同時生產可用於原子反應爐的原料,來護航其他特殊核材料的生產。「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國際核能體制,但其他形式的能源卻不需要發展出全球性的體制,也不會被轉移成為大規模毀滅性的武器。從這點來看,核能本身就極為特殊和政治化。」
另一個結構性連結體現在反應爐的設計。史特靈教授解釋,超過半世紀以來曾出現多種反應爐設計,但只有兩支設計傳統因軍事考量而被商業化。一種設計傳統需將未用盡的核燃料卸載,以利提煉出最多的鈽核武原料,例如英國的氣冷反應爐(gas cooled reactors)和車諾比核電廠使用的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爐(RBMK reactors)。
另一支設計傳統源自1940、1950年代的核子潛艇科技,設計目標是以非常高的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 將龐大的核反應爐裝入潛水艇狹小的空間中提供動能。這個傳統衍生出台灣使用的輕水反應爐(light-water reactors),包括沸水式和壓水式兩種。但是,這項了不起的科技成就先天上犧牲了安全性的最優化。
換言之,如果核子反應爐一開始即專門為民用、安全、低廢料、易除役等原則來設計,便不會使用這兩支傳統的任何一種設計。然而核工業因過早地被鎖入(locked in) 在1950 年代的軍事設計之中,至今仍在使用這些對發電不甚理想的設計。如今,更因先天設計限制,讓提升輕水反應爐安全性的費用高昂,使得核電更昂貴。
為能源、地球,還是為核工業的存續而死守核電?
史特靈教授和同僚在研究中指出,讓英國政府非核不可的原因來自另一種尚未被充分討論的結構性連結:擁有核武的國家之所以對核電特別熱衷,不是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鈽或鈾來發展核武 (事實上他們手上的燃料已綽綽有餘),而是因為他們需要維持一定的核工產業鏈(the engineering industry),包括核工人才、設計公司、技術人員、特殊的焊接人員、治金學專才來生產特殊的核用合金、能夠達成安全容錯標準的工程公司等,來建造核子潛艇。
如果沒有核子潛艇,飛彈就缺乏理想的發射平台,因為陸地型的發射平台很容易成為第一波攻擊的目標。從軍事邏輯來看,核子潛艇是比較好的戰略資產,也有助於維持聯合國安理會永久席次的地位。「對英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政府會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來維持這樣的技術能力。這是為什麼英國政府死抱核能——而不是因為他們真的認為核能比較便宜、低碳。」
他們發現,負責查核政府所有支出狀況的英國國家審計署(National Audit Office, NAO)2008年的軍用核能預算報告顯示,英國政府計畫以額外的不明經費來扶植核子潛艇計畫。另一方面,2017年NAO的欣克利角C核電廠調查報告指出,英國政府為了達成某種「更大的策略利益」(wider strategic benefits),投入不尋常的龐大經費給這個「高成本且高風險的工程」。
可疑的是,兩份報告皆未盡責交代不明經費的來源與動向。
更耐人尋味的是,前審計署署長出身自國防部核子潛艇計畫,而先前和法國電力集團(Electricite De France,EDF)協商欣克利角C核電廠的能源與氣候變遷部政務次長,不僅曾是英國核燃料公司(British Nuclear Fuels)的董事長,卸職之後更直接轉任國防部政務次長。
「換句話說,負責核子潛艇計畫的軍方人員,被授予查核英國政府支出狀況的職位。」史特靈教授說:「而英國核電廠的合約,來自英國核燃料公司的董事長,而他現在是英國的國防部官員。你可以看到這背後非常驚人的精心布局。」
他們蒐集了許多英國政府可能秘密以核電經費支持核子潛艇計畫的證據給國會政府帳目委員會(Public Accounts Committee)。在委員會約談中,國防部政務次長Stephen Lovegrove 坦承核電提供了國家強化核武技術的機會,「這需要政府採取行動才有可能發生。」
自2017年揭露這個結構性連結之後,似乎有龐大壓力欲掩蓋這項涉及數百億英鎊納稅錢的事件曝光。他們接受14家媒體採訪僅一家順利見報,並被擁護核能的機構貼上陰謀論的標籤。但現在,有越來越多來自來官方、核子潛艇反應爐包商和產業分析報告的線索浮出檯面。美國、巴西等其他國家也發現相似的結構性連結,支持他們的論點。
今年5月,英國下議院「經濟、能源與產業策略」專責委員會(the BEIS Select Committee)接受了他們提供的新事證 作為質詢「能源基礎設施融資」(Financing Energy Infrastructure) 的資料。委員會成員向BBC透露這些證據看起來經過充分研究、具有說服力。
「這並不是說核能工程師和公司都是為了核武而非能源生產而存在,而是說許多國家的政府,包括美國、法國、英國、俄羅斯和中國,至今仍緊抱核能不放,是為了許多無關能源的理由。」
去年底,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大臣克拉克(Greg Clark) 直接以「核電廠能支持國內核工產業鏈」來為欣克利角C核電廠辯護。
「這是完全不理性的論調。」史特靈教授直言。他認為,宣稱「我們需要這個不佳的能源選項,好維持提供這個不佳選項的生產鏈」,不但落入自我證成的邏輯,也可能是企圖掩蓋真實的動機。
而他擔憂,這些躲在低碳能源和對抗氣候變遷說法背後的軍事動機,讓英國政府以大筆納稅錢補助昂貴的核電廠計畫,逃避民主課責機制的公開檢視。(系列專文2/3,繼續閱讀下篇)
註釋
- 宣布核能復興以來,陸續提議興建的六個新核電廠中,已有三個被擱置或取消,另外兩個(Sizewell C & Bradell B) 仍在選址、協商的初期階段,前景未明。目前英國共有15個運轉中的反應爐(裝置容量約8.9 GW),在過去十年來約佔英國發電量的20%。不過,其中14個反應爐將在2030年前除役。進展不順、工期不斷延宕的新核電廠能否適時補上,仍是一大考驗。
- 關於台灣核能發展與1950年代以來的核武發展嘗試、及核電勢力在能源決策和台電內部的政治優勢,可參考黃德源(2002)「台灣核能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1945-2001)」,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 本文原刊於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