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國土計畫】預估人口增7萬 科學城迎向產業、居住、交通難題 初審有條件通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新竹市國土計畫】預估人口增7萬 科學城迎向產業、居住、交通難題 初審有條件通過

2020年03月2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台灣第一個科學園區落腳新竹、帶動新竹市1.5兆元的產值、近20萬名的員工,住商需求與交通擁塞隨之而來。面對下一個5年、20年,新竹市擬出「新竹市國土計畫」(草案),以增加居住環境、發展人工智慧、物聯網整合等,帶動都市朝向下一個世代。

19日,內政部進行新竹市國土計畫小組審查。全國人口正逐步減少,各縣市的國土計畫卻不斷預期人口增長、規劃更多住商與產業用地,新竹市也是其中之一,被要求再檢討。另,市府直接將都市計畫農業區全部預設為都市發展腹地,沒有保留,也引發關注。不同於其他縣市拼命增加工業用地的作法,新竹市近5年內沒有新增工業用地,而是以用地較少的軟體科技下手,成為一大特點。

新竹市地處竹竹苗核心,加上科學園區進駐,市府以「核心城市」、「智慧城市」、「田園城市」、「友善城市」、「美學城市」打造城市願景。歷經地方公聽會與審議,3月將計畫草案送交內政部審議,馬力全開,力拚4月30日最後公告日。審查結論要求新竹市補充資料後,下次送國土計畫審議大會審查。

3

新竹市國土計畫(草案)規劃未來空間發展策略,進入內政部審查程序。攝影:陳文姿

發展挑戰:留住流通人口 減少交通擁塞 產業朝智慧升級

新竹市現有(2018年)人口44.8萬,在多數縣市人口持續下滑趨勢下,歷年仍持續正成長,預估125年設籍人口達52萬人。科學園區、清大、交大、工研院等帶動人口進駐,塞車問題跟著產生。

市府解釋,這是因為新竹市過去十幾年來沒有大的開發區,人口增長後,多住在新竹縣,通勤到科學園區上班所致。現已規劃頭前溪都市計畫,增加居住空間、減少交通負荷,另也有輕軌串聯等配套。

323-3

為滿足住商需求,新竹以頭前溪都市計畫作為重點規劃。圖片來源:新竹市國土計畫簡報

科學園區是新竹市產業重心,帶動竹市年產值高達1.5兆元。雖然新竹市計畫增取125年新增產業園區102~131公頃,但近5年重心將投注在既有工業區(香山、朝山工業區)升級與以軟體為主的「竹科X」產業園區。「以軟帶硬(軟體帶動硬體)」政策下,近期新增工業用地計畫0公頃,在各縣市競相超額擴增產業用地中成為特例。

根據2019年的清查作業,新竹市共有197家未登記工廠,目前僅列管23家。新竹市府解釋,這些違章工廠零星、並無群聚情形,因此並未規畫廠區以容納未登工廠遷廠,未來將循 《工輔法》加以輔導。

環境挑戰:都市農地 水污染 地震因應

新竹市以二、三級產業為主,產值跟員工數佔比都高達99%、一級產業(農業)少,宜維護農地面積劃設了2820公頃,卻未保留任何農業發展地區第5類(都市計畫農業區)。市府解釋,都市計畫農業區屬都市發展腹地,但遭農委會反駁,如竹市需要使用,必須先提出未來發展計畫與期程。

323-2

新竹市產業規劃,除了傳統二三級產業,竹科X計畫被視作趨勢產業核心。圖片來源:新竹市國土計畫簡報

在國土保育區上,新竹擁有香山濕地、頭前溪等重要環境敏感區。審查委員關心新竹斷層通過都市計畫區、產業發展軸帶,新竹市府卻未提出具體因應對策。水利署也關注產業發展軸心幾乎都在頭前溪的水質水量保護區範圍內,未來發展後,恐生活污水跟工業廢污水污染水源,要求竹市務必做好污水下水道處理。

對此,市府回應建築法規已經對斷層附近建築的開發有相關規範、污水都會納入全市公共污水系統處理。

竹市竹縣密切 縣市國土規劃相互參照

新竹市人口成長雖然有理可循,不過考量新竹縣、市空間發展密切,委員也請新竹市政府就跨縣市議題補充納入計畫草案分析,包括人口、輕軌、產業等,並重新評估人口成長與對應的住商計畫。

此外,委員希望新竹市對於涉及災害潛勢範圍的未來發展地區,也應評估必要性。針對都市計畫農業區議題,委員請市府評估將機場北側及香山丘陵地區之都市計畫農業區劃設為農業發展地區第5類。計畫修正後再送國土計畫審議會大會審議。

新竹市頭前溪與高樓大廈。照片來源:Mark_JH(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