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意見發表會】蔡雅瀅稱沒三接也不會缺氣 趙家緯強調外推是非核減煤最佳解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公投意見發表會】蔡雅瀅稱沒三接也不會缺氣 趙家緯強調外推是非核減煤最佳解

2021年11月18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中央選舉委員會今(18日)舉辦第二場全國性公民投票電視意見發表會,其中第20案「珍愛藻礁」公投正方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代表發言,反方代表為台大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

蔡雅瀅表示大潭海象並不適合蓋接收站,且就算少了三接,台灣也不會缺氣。趙家緯則強調,天然氣是達成淨零碳排重要的橋接能源,再外推方案已將對藻礁的生態降到最低,應做出權衡,希望非核減煤的支持者守護共同願景。


「珍愛藻礁」公投正方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右)代表發言,反方代表為台大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左)。圖片來源:中選會提供。

第20案「珍愛藻礁」第二場電視意見發表會
日期:2021年11月18日
正方代表:蔡雅瀅(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反方代表:趙家緯(台大兼任助理教授)
公投主文: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海象不佳影響能源安全 蔡雅瀅批中油放寬標準、美化數據

蔡雅瀅首先以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強調三接應該遷離桃園大潭海域,因為此處海域風浪很大,尤其冬天海象更差,他提到,也有學者認為大潭是北台灣最不安全的天然氣場址,因為潮差大、風浪大等因素,不可操作的天數比台北港、林口港還多。若要在秋冬空污季配合減煤,卻可能遇到風浪太大的問題不能操作,導致斷氣的風險。她舉例,光是中油工作船在去年就兩度擱淺、五度到台北港躲風浪,可見場址不適合。

蔡雅瀅表示,民間一再指出這邊海象不好,中油卻不斷放寬對風速、波高的作業標準美化數據,從早期一年只有191天,最終提出341天可以使用的報告。「以酒駕比喻,要降低酒駕案件數應該是呼籲喝酒不開車,而不是放寬酒駕的認定標準。」蔡雅瀅強調,改變標準不代表變安全,如果重視能源安全就該把接收站蓋在安全的地方。

多個接收站擴建中 氣源絕對充足

對於外界擔憂三接遷址可能發生缺氣、缺電問題,蔡雅瀅回應表示,目前一接(永安)、二接(台中)都在擴建中,預計共增加九座儲槽,供氣能力未來將大幅提升。按照能源局目前的規劃,大潭電廠八號機預計2022年啟用,九號機在2023年上線,要改為複循環機組的七號機也可以在2024年上線,相較於三接外推方案要2025年才啟用,這些機組還提早一到三年,可見三接延後絕對有其他替代氣源。

經濟部長王美花在前一場意見發表會中,比喻沒有三接就像「瓦斯爐沒有瓦斯」,蔡雅瀅對此回應,還有很多儲氣槽設施,絕對不缺「瓦斯」,而是應該好好調度整併、優先使用已經人工化的港口,而不是到處新建設施。


目前天然氣接收站現況。整理/製表:鄒敏惠

比起減碳更應「開源」 藻礁固碳有助達成淨零目標

蔡雅瀅表示,極端氣候在各地造成重大災害,當前國際已開始推動甲烷減量,我國卻為了短期目標大量增加天然氣,未來若國際天然氣價格飆升、供應量減少,台灣經濟將面臨很大風險。

蔡雅瀅指出,既然天然氣只是過渡方案,預計2030年就要開始削減,為什麼不能優先使用既有的儲槽?況且,天然氣雖碳排放較燃煤降低,但增加如此大量的天然氣,未必能達到減碳效果,就像減肥餐不能多吃。更重要的是「開源」,藻礁就是天然的固碳生態系,減碳能力超越海藻與紅樹林,比起本末倒置破壞固碳生態,不如把經費省下來發展再生能源。

蔡雅瀅表示,這不是反天然氣公投,而是希望慎重選址,因為「方向正確比速度飛快重要」,唯有三接遷離才能保住大潭珍貴生態、也不會把能源放在危險的港口。

趙家緯:天然氣是橋接淨零轉型的必須選項

反方代表趙家緯表示,自己在過去15年間長期以學者身分,投入氣候變遷相關研究,近年盤點能源轉型的需求與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可以明確指出,天然氣是當前削減燃煤發電不可或缺的能源選項。

趙家緯進一步說明,根據現行目標,在2025年要減少約2100萬噸的碳排放,必須降低燃煤發電的占比,將天然氣發電占比提升至50%,若是少了三接,供應就會出現缺口。

相較於經濟部估算沒有三接會減少137億度燃氣發電量,趙家緯表示,先「樂觀」推估只會減少100億度,等於要增加450萬公噸排碳量,這樣的缺口占減碳目標20%以上,將嚴重阻礙減碳進程。

趙家緯分析台灣的淨零路徑,未來10~15年天然氣需求量會持續成長,2035年才開始消減。必須先增加天然氣,作為橋接選項,搭配全力衝再生能源,才可以往2050淨零邁進、成功達到非核減煤的目標。


趙家緯分析目前淨零路徑下,各種能源供給量的變動趨勢。圖片來源:趙家緯提供

台中港海管輸送力不足 台北港需要「N+11年」

對於正方一再強調的「慎選場址」訴求,趙家緯指出,目前沒有更佳的替代方案。

若以擴建既有接收站代替,就算一接、二接擴建工程如期完成,2025年的供氣量約2050萬噸,比起需求量2490萬噸仍有落差;而台中港要優先供給當地,台中港到大潭電廠的海管,目前輸送能力更是無法滿足大潭機組滿載發電的需求。

至於台北港方案,因台北港在近三年內蓬勃發展,已成為一個完整商業港,能使用的接收天數與LNG專用港會有所不同。加上LNG船屬於危險物品接收船,其卸料碼頭、航道都必須空出很大的安全距離,使用閒置N7~N9港口的可行性需要再思考。再另填海造陸,則需至少11年才能完工,是N+11年的替代方案。

除此之外,對於蔡雅瀅呼籲應將資源投入衝刺綠能,趙家緯回應,如果綠能要補足發電缺口,代表太陽光電裝置容量未來每年要增加4GW,是目前的兩倍以上,在對於地面型光電接受度還有待突破的狀況下,這樣的目標會是個挑戰。

最終目標「非核減煤」 公投是環保價值權衡

趙家緯強調,目前最可行的替代方案是,政府在5月份提出不浚深不填埋的「再外推方案」,將對藻礁生態衝擊最小化。根據中油的環差報告,環團擔心的漂沙問題不會對珍貴的G1、G2區造成惡化。

他表示,身為一個學者,必須承認人工構造物會對生態造成負面影響,但綜合目前模擬、分析資料來看,至少這個再外堆方案不會將大潭藻礁生態摧毀殆盡,「是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

最後,趙家緯感性提到,上周日親自去了大潭,回顧這四年來的演變,今日藻礁保育已有豐厚成果,不論公投結果為何,都已達藻礁生態衝擊最小化的目的。他也呼籲,台灣已經走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對立的時代,藻礁公投是不同環保價值的選擇,要在減煤、減空污與生態保育之間做取捨,希望非核減煤的支持者守護共同願景。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