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1月發布的《「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中首次提到了細胞培養肉和其他人工合成蛋白。具體而言,規劃在「強化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一章的「前沿與交叉融合技術」一節中,提到「研究細胞培養肉、合成蛋奶油、功能重組蛋白等營養型食品的培養和製造技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3次全國委員會上發表講話時,也談到要利用生物技術,「向植物微生物要蛋白」。
這是中國成為全球人造蛋白市場領導者,並管理自身食物系統風險的一次重大機遇。
食物與營養安全
中國面臨著食物與糧食安全方面的全新挑戰,糧食進口量近年來不斷增加。去(2021)年,大豆、玉米、小麥和其他糧食的進口總量,超過了1.6億噸。
中國牲畜飼料需求的不斷增長,被認為是去年糧食進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這讓國內對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局面產生了憂慮。近年來,中國糧食作物收成增長速度放緩。為了保證產量,種植者往往不得不採用一些不永續的農業生產手段,導致農地退化。
應對這樣的狀況是一項複雜的任務,需要全面的戰略安排。植物基人造肉和細胞培養肉,在解決食物和營養安全方面的潛力,日益受到關注。
如果能擺脫需要大量穀物和大豆作為飼料的食物生產方式,中國就有機會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從而增強食物主權和安全。舉例來說,中國目前大豆嚴重依賴進口,大豆進口量占全球大豆貿易總量約60%。
就食物生產效率而言,植物蛋白生產在經濟效益方面也有其優勢,因為它避免了從飼料轉化為食物過程中造成的損失。比如,透過豌豆來生產蛋白質所需的土地面積,平均僅為通過肉豬飼養方式所需的1/3。
這意味著中國國內生產就有可能滿足增長的蛋白質需求,同時還能夠利用豌豆的固氮功能提高土壤的氮含量,從而改善土壤條件。
此外,由於近期爆發的非洲豬瘟,已經影響到人們的餐桌和經濟,增加替代蛋白的生產也有助於增強供應鏈韌性。但要將這些可能性化為現實,就需要引入行業標準以及支持性的政策框架。
農業「十四五」規劃是一個可喜的起點,預示著後續可能會發布更多詳細的政策。
戰略性經濟增長機遇
作為新型食品技術創新中心,中國完全有能力成為永續食物系統轉型的領頭羊。食品科技和替代蛋白行業的創新企業數量正在快速增長,其中不乏來克未來(CellX)、極麋生物(JIMI)、周子未來等,中國細胞培養肉產品的早期拓荒者。
細胞培養肉是利用組織工程、生物技術、分子生物與合成工藝等前瞻性技術生產的,而植物蛋白「發酵」 涉及培養微生物。擴大替代蛋白質生產可以為其製成品創造出口機遇,一如多年前在乾淨能源領域,中國快速增長的產能,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產品生產國。
對於這樣一個由技術驅動的潛在出口市場,中國應當從戰略上加以重視,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在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以及高水準的研發支出。
目前,人造肉的成本還遠遠高於傳統動物來源的蛋白質,但根據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的預測,到2030年,這項技術的成本可以與動物性蛋白抗衡。人造肉的成本之所以高,原因在於目前仍然僅限於實驗室規模的試點生產,並且技術上仍然存在挑戰。不過,自從十年前首個雛型產品問世以來,生產成本已經下降了99%。
專注於細胞培養肉生產的中國本土企業越來越多,他們可以推動技術創新進一步降低成本。去年成立的細胞牛肉生產商極麋生物預計,五年內細胞培養肉的成本,可以降低到每公斤人民幣100元(約新台幣450元)。
去年,新加坡成為全球首個允許銷售細胞培養雞肉的國家。美國和以色列的細胞培養肉產業,接下來也可能得到官方認可。
2020年,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喬曉玲表示,中國需要制定國家人造肉發展戰略,並透過支持新的食品產品監管許可等方式,改善監管環境。五年規劃雖然是一個好的起點,是未來發展的指標,但仍然需要建構一個好的監管環境,扶植人造肉行業和本土初創企業的發展。
最後《「十四五」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認識到有必要降低農業排放和實現碳中和,中國的這一表態可能推動其他國家採取同樣的行動。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上,中國宣布致力於降低包括農業在內各行各業的甲烷排放。
鑑於目前全球有70%以上的農地用於家畜養殖和飼料生產,生產更多的替代蛋白產品,有助於解決甲烷排放和土地用途變更等全球性問題,並為修復退化土地創造機會。
儘管人造肉有潛力降低蛋白質生產對氣候變遷和水資源利用的影響,但它的碳足跡同樣取決於其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和原材料。關於人造肉的營養等其他方面,仍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因此持續的政策關注和研究投入,對於加深理解和鼓勵創新仍然十分重要。
確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牢牢抓住糧食安全主動權,一直是中國政府的首要任務。將細胞培養肉和其他合成蛋白納入政府規劃,對替代蛋白產業來說可謂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這一舉動或許代表,中國朝著成為全球新興市場的領導者、確保自己在具有韌性的食物生產領域的領導地位,邁出了重要一步。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中國著眼可持續蛋白質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