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詮釋海洋變遷 柯金源攜手人劇團推出新作《海之岸》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用藝術詮釋海洋變遷 柯金源攜手人劇團推出新作《海之岸》

2022年12月2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曾獲頒國家文藝獎、TIDF紀錄片傑出貢獻獎的紀錄片導演柯金源,推出生涯第33部紀錄片新作《海之岸》,以跨領域的共創模式,攜手「人劇團」表演藝術工作者走訪台灣十處海岸、藉由實地田野觀察感受海洋變遷,再透過表演者即興創作轉譯、詮釋出目前面臨的環境議題,全片將在12月26日晚間10點於「我們的島」節目首播。

紀錄片導演柯金源首度與表演藝術工作者展開跨域合作,推出新作《海之岸》。圖片來源:公視提供

走訪全台十處海岸 柯金源首嘗試紀錄片結合表演藝術

長期以影像記錄環境變遷的導演柯金源自2021年9月開始,與「人劇團」共創藝術家展開為期一年的海岸環境田野觀察及體驗,一路從淡水河口沿著西海岸線向南再轉往東海岸,總共深入十個海岸場域進行拍攝,包含彰化芳苑、雲林麥寮、嘉義東石及屏東恆春等。

過程中由柯金源負責導覽、解說當地歷史以及環境變遷情況,讓藝術家走踏與體驗海岸,再將親身感受轉譯為即興的表演藝術創作,共同完成了具有藝術美學與海岸變遷省思的紀錄片《海之岸》,有別於歷年來30餘部紀錄片的風格,此為柯金源首度與表演藝術工作者展開跨域合作的作品。

《海之岸》昨(22日)舉辦首映會,特別的是,開場時由「人劇團」團員化身為漫步在灘地上的水鳥,以身體演繹出水鳥築巢、生物繁衍的型態,一路帶領觀眾進入影廳。同時搭配原住民音樂家丹耐夫正若以自製鼻笛及竹管吹奏的樂聲,以及海浪拍打的聲響,讓觀眾在紀錄片放映前就彷彿置身浪濤聲四起的海岸旁。

人劇團創辦人、藝術總監暨團長蔡旻霓分享,這段以白鷺鷥為意象的開場表演,創作靈感來自於柯金源在田調過程中,分享自己多年來觀察海岸的所見所聞,柯金源曾提到灘地裡常會看見白鷺鷥叼著木頭飛往築巢地,因此由表演者化身為白鷺鷥,藉此讓現場觀眾感受海岸灘地的情景。

開場時由「人劇團」團員化身為漫步在灘地上的水鳥,以身體演繹出水鳥築巢、生物繁衍的型態,一路帶領觀眾進入影廳。圖片來源:公視提供

海岸現場即興創作 表演藝術者靠肢體呈現環境變遷議題

「這部影片是要讓大家回頭去看看我們跟大海的關係。」柯金源說,過去40年來親身目睹各種海岸環境,包含長期遭開發破壞、正準備被開發,或是已與當地居民及傳統產業和諧共存數百年的不同型態。他提到,片中透過表演者的肢體動作,與自然環境景觀營造出的大量二元對比畫面,就是為了表現出自身在長期觀察過程中感受到的種種複雜情緒,其中除了讚嘆、期待、感恩,還有著憤怒及感傷。

此次柯金源首度和表演藝術者合作,嘗試用年輕世代的觀點與情感,從藝術角度呈現台灣多處河口海岸的環境變遷。其中,〈蠕動〉象徵了去年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的藻礁與能源爭議;〈天舞〉則是由表演者穿著舞衣,在水泥消波塊堤防上優雅地旋轉、跳躍,而表演者後方一座座巨大的風機,也不斷地轉著。

片中所見的表演橋段皆是表演藝術者在海岸現場的即興創作,人劇團團員方駿圍說,若沒有導演和製作團隊努力記錄台灣環境,自己也不會知道台灣擁有著美麗的灘地,而在一年的拍攝過程中也重新梳理自身看待自然環境的觀點。

此次柯金源首度和表演藝術者合作,嘗試用年輕世代的觀點與情感,從藝術角度呈現台灣多處河口海岸的環境變遷。圖片來源:公視提供

另外,片中也邀請音樂創作者為不同的海岸情境進行音樂創作,包括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以南管吉他定弦,加上柯金源創作旁白進行的台語唱唸,搭配「農村武裝青年」大提琴家俐君與音樂創作者桃子的大提琴演奏,以及原住民音樂家丹耐夫正若的自製樂器吹奏,讓觀眾從音樂角度感受紀錄片中飽滿的情緒。

紀錄片拍攝完畢後,柯金源與人劇團的跨界合作仍未停止。柯金源在首映會上預告,明(2023)年3月2日至5日將參與人劇團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潮汐間,曖昧」第一屆永續教育暨藝術性策展;而人劇團明年開始也將回到《海之岸》的起點「芳苑泥灘地」,與在地居民及芳苑國小的學童啟動共創計畫及演出。

音樂家丹耐夫正若。圖片來源:公視提供

片中所見的表演橋段皆是表演藝術者在海岸現場的即興創作。圖片來源:公視提供

作者

廖禹婷

Things will go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