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妍 | 環境資訊中心

袁慧妍

喜歡上山下海。從山山水水裡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

文章列表

2024-10-23 13:40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申請把建國啤酒廠部分土地變更為學校用地,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昨(22日)召開會議,決議附帶條件通過,北科大跟台酒公司須合作提交未來園區營運與文資修復的方案,且校方每年須提報文資修復利用情形予各主管機關。反對割地的文資團體指出...
2024-10-22 14:00
近年離岸風場急速發展,影響水下生態問題亦備受關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以及國立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團隊的長期研究顯示,離岸風場建設,尤其是在打樁過程中產生的高強度噪音,令風場週遭石首魚科魚種減少「大合唱」。研究結果刊...
2024-10-18 16:24
日本金魚藝術展(Art Aquarium)11月底將首次來台北舉辦,主辦單位把大量金魚放進魚缸,並投射不同燈光,稱展覽是結合光、音樂與日本傳統文化。不過有獸醫質疑魚缸裡魚隻密度過高,加上「超刺眼」光線,這個付費「打卡熱點」實為「虐待金魚的大...
2024-10-04 18:05
颱風山陀兒為台灣高屏區及新北帶來強風及強降雨,不少野鳥因此受傷或失溫。社團「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向《環境資訊中心》表示,撿到傷鳥切勿餵食,應先以打洞紙箱安置,並鋪揉皺報紙或布做墊材。平台也提到,近日收到的44筆相關通報中,逾八成在高雄...
2024-10-04 18:29
風速達17級的颱風山陀兒直搗高雄,導致不少行道樹被吹倒。樹木醫師詹鳳春向《環境資訊中心》表示,經過7月凱米颱風以及山陀兒颱風,高雄人行道上不少倒樹均是連根拔起,認為是植栽穴太小,而重鋪路面時又把樹根切斷,增加倒樹危機。但只要把握「扶樹」的黃...
2024-10-03 16:56
香港被譽為「候鳥天堂」,但因高密度發展加上大量玻璃建築物,成為候鳥死亡陷阱。保育團體「香港觀鳥會」於上(9)月底發表《香港鳥撞玻璃報告2022-2023》指出,309個鳥撞個體近三成為保育物種,且逾九成個體被發現時已死亡。報告同時發現,高樓...
2024-10-02 17:18
台灣近年於西部海域積極推動離岸風力發電,在環評審查過程中,開發單位承諾配置觀察員,以降低對海洋生態影響。在台灣稱為鯨豚觀察員(Taiwan Cetacean Observer,TCO)。 然而,TCO並無法規規範,其職位只因離岸風場開...
2024-10-02 17:24
2019年,台灣首批50名鯨豚觀察員登船。他們抱著雄心壯志而來,風光加入離岸風電大建設時代,被期待扮演好守護鯨豚的最後一道防線。 當時,我們與第一批鯨豚觀察員一同出任務,看見制度的潛在問題;五年後,我們再次檢視卻發現,問題不但...
2024-10-02 17:18
離岸風場涉及海域開發,人們出於對乾淨能源的需求,多少會打擾到鯨豚。守護鯨豚的,除了站在海景第一排的鯨豚觀察員,還有一直在地方公聽會、環評審議會中默默耕耘的環團代表。 可是,在環境部的環評大會上,每人只有短短3分鐘表述,還不知道一些非生...
2024-10-01 14:58
環境部於9月30日公告新版「空氣品質標準」,加嚴各項空氣污染物標準,其中細懸浮微粒(PM2.5)的年平均及日平均濃度限值,由原本的15及35微克,加嚴至12及30微克,年平均限值成亞洲最嚴格。空氣污染防制區也改採「站站達標」。明(2025)...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