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受洪澇災害和風暴潮[1]影響的珠江三角洲,當地社區正在探索氣候風險識別和適應能力評估。
中國的廣州荔灣區增埗村[2]有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個村坐落在增埗河旁,老年居民眾多,遭遇特大暴雨或颱風等極端天氣時,低窪地區房屋門口和室內會被河水倒灌。當地的三防辦[3]一旦發現淹水和洪澇的風險就會預警居民,建議他們撤離。
然而,一些老年居民在面對警告時,並不願意離開,工作人員有時只好採取切斷該區域的電源方式,迫使他們離開。
為什麼明知有危險,老人們卻不願撤離?去(2023)年,中國廣州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的社區志願者和研究人員走訪了珠江三角洲的廣州、深圳、佛山等五個城市的29個社區,瞭解當地社區氣候風險識別和適應的情況。
以增埗村為例,這個村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在當地改善基礎設施前,幾乎每年都發生水災,居民們已經有了一套應對措施,如將家中的貴重物品架高等。 然而,由於對頻繁的水災司空見慣,居民反而容易低估極端天氣所帶來的危險。
千禾的研究發現:比起中國「雙碳」政策宣傳,或者科學事實本身,中國居民更多通過自然災害,以及自己遇到的出行和健康問題,來瞭解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先後推出《國家適應氣候變遷戰略》和《城市適應氣候變遷行動方案》等文件,為開展適應氣候變遷工作提供指導和依據,並在2017年遴選了28個城市,啟動開展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
但是,作為城市運行的基本單元,各個社區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 開展社區層面的氣候變遷適應能力評估,是城市開展適應規劃和決策的基礎。
氣候適應如何評估
除了大雨之外,沿海城市也更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洪水的影響。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的一項研究表明,廣州和深圳被列為全世界有可能受沿海洪澇災害和風暴潮影響損失最大的10座城市,提升氣候適應能力迫在眉睫。
然而,氣候適應是一個沒有終點,且需要不斷調整的過程,評估一個社區的氣候適應能力並非易事。
目前中國還沒有統一的城市氣候適應的評估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鄭豔在分析2010~2016年間北京16個區的適應能力時,提出了17個評價指標,包括人均GDP、社會組織數目和環保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等。
鄭艷在論文中指出,現有的統計指標不能滿足氣候適應能力評價的全部需要。「想要在社區層面獲得這些數據就更加困難了。」參與問卷設計的實習生朱安淇表示。
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的環境專案主管黃瑩欣認為,問卷調研是一種替代性評估方法,增埗村的案例就反映了評估氣候適應能力的複雜性。居民對氣候變遷的感知、過去的適應經驗以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量化指標無法反映出來的,需要在和居民的對話過程中,不斷地優化問卷,以期瞭解社區的真實情況和需求。「居民需要共同定義什麼是社區韌性,什麼是對他們有幫助的提高氣候適應方法。」她說。
和諧的鄰里關係更有可能在危機中分享資訊並互相支援。然而朱安淇提出,氣候適應能力評估中,鄰里關係、宗族發揮的作用較少被關注。
最終,千禾在問卷中採取了居民對氣候風險感知、社區基礎設施、保險購買情況、家庭應險資源和社區資本這些維度,並根據調研結果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社區氣候風險識別與適應能力評估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千禾報告)。
從感知到行動
千禾報告發現,居民感知到的與氣候風險相關的主要氣象災害與科學數據相符,以颱風、暴雨和高溫熱浪為主。黃瑩欣表示,氣候風險可以分為兩類——極端天氣事件風險和長期平均條件變化導致的風險。對於普通居民而言,愈加頻繁發生的極端天氣更容易感知為「氣候變遷的體現」。
然而,對於長期的氣候變遷來說,千禾社區基金會在2021年發佈的《珠三角地區社區居民氣候認知調研報告》發現,60%的受訪者沒有聽說過國家「雙碳」目標。
除了氣候風險感知以外,報告通過保險購買情況、家庭應險資源和鄰里關係等指標來評估其適應能力。結果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沒有購買洪水、颱風等災害保險。1/3的家庭配備了食物和水、手電筒筒、醫療急救包、充電寶等應急物資,居民平均參與3種應急行為(如應急演練等)。
黃瑩欣表示,報告的初衷並不是為各個社區的氣候變遷適應能力打分,而是希望被調查的相關社區可以參照調研結果,採取具有針對性的行動,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例如,在防災宣傳中鼓勵居民購買保險、儲備完善的應急物資,通過開展志願者服務和組織鄰里互助小組等方式,增強居民之間的凝聚力等。
居民視角下的氣候適應
朱安琪認為,千禾本次調研僅針對珠三角城市社區的氣候風險,問卷調查的結果並不能直接應用於國內其他社區,但這可以成為將城市社區參與納入氣候適應行動計劃的開端。
相似的觀點,在樂施會在一份報告中也有。他們認為,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制定了各種氣候變遷適應的政策、規劃和行動方案,但是為實現氣候公正,不應該只偏重城市整體的規劃,而忽略了鄉村地區和城市邊緣社區或社群的獨特風險及迫切需求。
基礎設施是判斷社區適應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但即使是這樣相對來說比較客觀的指標,通常能應用氣候模型評估其設計和建設標準是否應對氣候變遷,居民視角下的基礎設施以及他們最關切的應急事項,對政策制定者來說也具有參考意義。
在珠三角居民的描述中,2022年夏季高溫熱浪天氣下,遭遇限電或用電跳閘,存在中暑風險;暴雨導致城市淹水,影響正常出行;颱風天氣中樹木被吹倒,市場屋棚頂被掀翻,攔截道路,砸壞車輛。而居民最希望能夠當地政府能夠整治路面、暴雨前提前疏通社區排水設施,其次是保障正常的水電和食物供應。
千禾社區基金會顧問鄭歡表示,海珠區等傳統老區容易出現淹水問題可能與政府地下管網破損及管徑不足有關,但作為民間機構,千禾沒有資源稟賦去改善硬體設施,最終的工作還是落到了政府相關部門身上。
「我們希望這份調研能說明政策制定者識別脆弱人群和了解社區居民的需求和期望,改善社區適應能力的同時促進氣候公平。」她說。
註釋
[1]風暴潮成因颱風中心氣壓降低會造成海水位上升。
[2]埗,埠的另一種寫法,常用於粵語。
[3]中國的防旱、防澇、防汛單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中外對話〈如何適應氣候變遷? 傾聽中國珠三角社區居民的聲音〉。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