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來,生活有什麼不一樣?】汽機車電動化浪潮襲來——你有心動跟著換車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8年來,生活有什麼不一樣?】汽機車電動化浪潮襲來——你有心動跟著換車嗎?

2024年05月1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編按:520是新舊政府交接的日子,標誌著總統蔡英文八年執政即將結束。《環境資訊中心》精選民眾有感的主題,透過關鍵數字與政策,搭配人物小故事採訪,在眾多政治人物的表現評比中,留下你我的520回顧與展望。

這些年,你是否感覺路上的電動汽、機車越來越多?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2016年底,國內電動汽、機車登記總數僅7.2萬輛。到了2023年底,全國電動汽、機車輛已達76.4萬輛,數量爆增近九倍。

充換電站的設置仍不夠廣泛,成了部分民眾尚未考慮換購電動車的原因。攝影:陳文姿

回顧這幾年,消費者的意願明顯受到政府補助金額牽引,以電動機車來說,2017年底工業局拋出1萬元補助,合併環保署(現環境部)原有的補助最多可領1萬3500元,吸引大量買氣,2019年度電動機車新車領牌數高達16萬,寫下歷史高峰。

「消費者看的一定是錢」,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直言。同理,錯誤的補貼政策也會導致市場扭曲。例如政府曾於2020年將七期燃油機車納入補助,同時調降電動機車的補助金額,使得燃油機車成長超過電動機車。

【人物小故事】電動化浪潮襲來,他有話要說……

阿成,現年30歲,台北市上班族。過去喜歡騎著機車四處旅行。在舊機車報廢後,他曾考慮換購新車,但對電動機車仍抱持觀望態度,加上台北大眾運輸方便,買車並非他的首選。

以前我很喜歡騎車,相當沉迷於騎車旅行,當時的愛駒是台灣人家喻戶曉的「野狼125」。大家說台灣人一生要環島一次,我也騎著「台味十足」的野狼125去環島,一趟不過癮,我又環了第二圈。如果外國人問我什麼交通工具最能代表台灣,我一定毫不猶豫回答「機車」。

但近幾年隨著事業起步,我逐漸將心力與時間投入工作,發動野狼的次數越來越少,閒置時間久了,引擎的毛病也越滾越大,無力維修之下只好含淚報廢。後續我也興起換車的念頭。曾把目光放在最夯的電動車,很想體驗看看它的安靜與便利性,加上政府各種補助很多,確實很讓我心動。

之後冷靜下來想想,我覺得電動車的充電、換電終究不及汽油方便。舉例來說,我曾經騎到深山,真的沒有加油站的地方,只要提前自備汽油桶即可。如果是電動車,路線就只能配合充換電站,無奈目前站點仍不如加油站廣泛。

到底該不該換電動車,我猶豫至今,也做了很多功課,發現目前主流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在充放電之後會使健康度下降,不健康的電池可能發生斷電或其他問題,恐怕有行車安全的隱憂。新聞上說這是目前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仍有待科技突破。

沒有機車怎麼辦?我有下載共享機車App,已足以應付簡單的移動需求。重點是,雙北的大眾運輸發達,交通時間好掌握,對趕時間的上班族是一大福音,加上最近政府推出的1200通勤月票,更是大大的省了不少錢。對比不論騎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都要面臨塞車、找停車位的困擾,騎在路上還要擔心日曬雨淋,搭捷運已經成為我的第一選擇了。

不論騎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都要面臨塞車、找停車位的困擾,騎在路上還要擔心日曬雨淋,搭捷運已經成為阿成的第一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