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河與藻礁的對遇──北海岸最美麗的地景巡禮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母河與藻礁的對遇──北海岸最美麗的地景巡禮

2007年07月29日
作者:劉還月

什麼樣的風景,會讓我們真正心動?浮光掠影的美麗,或者可以將幾千年來,地史的變遷連結起來,讓我們看見土地的生命歷程,和土地的生滅一同悲喜?

北海岸的藻礁

從六千年前到幾萬年前,北海岸就開始點點滴滴累積而成的藻礁,可說是這片海岸,最令人動容的風景;過了上一次冰河期之後,每一年生而復滅的珊瑚藻,就以它殘存體骸中的碳酸鈣,年復一年地蓄積在海岸的潮間帶上,以緩慢卻永不止息的速度,向大海擴張它的版圖,如今,早已成為台灣僅存,得以傲視全世界的海洋生態資產!

藻礁的發育,為潮間帶的生物,建構了一座座美麗的家園,從三芝到石門之間的海岸,綿延十幾公里的藻礁間,處處可見到各種的貝類、藻類、蝦蟹類,海流比較強的區域,水底還有柳珊瑚、軟珊瑚,藻礁所構成的生態系,豐富的色彩夾雜在翠綠的藻礁間,就像是一座海底花園。

這片獨一無二的美麗海洋地景,是一直到了1998年才被學者確立它的形成與特殊生態,難怪大多數的人都沒有什麼機會聽聞過,也因為人們對於藻礁生態的陌生,其他許多地方的藻礁,在有意無意間,被破壞殆盡了。北海岸擁有豐富的小河系,鹹淡水交會的地方,本就是藻類生長最好的環境,加上海水汙染的情況還不是很嚴重,讓這些蓄積了上萬年的生命故事,得以在潮間帶上繼續生長,甚至形成長達十幾公里、最寬闊處可達100多公尺的壯麗景觀。

北海岸的藻礁

生長了幾萬年,才有今天這片規模的藻礁,在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生命節奏,隨著珊瑚藻的生態變化,過了端午節之後,隨著氣溫的上昇,海藻相繼白化死亡,殘留在岩體上的白化藻骸,雖然是形成藻礁主要的礁體,但景觀上卻只是一片灰黑,並不夠吸引人,只有在春夏之際,翠綠的海藻茂盛地生長著,隨著藻體的分布,綠意就肆意地向海洋擴張出去,並且在藍天與碧海中,形塑出美麗的圖像。

在台灣最美麗的藻礁景觀,就是老梅灣中的這一片了。老梅灣的藻礁生長在一大片的沙岸之間,照說海岸的沉積物太多,是會被壞珊瑚藻生長的,沙岸也沒有辦法沈積珊瑚藻的碳酸鈣,並且慢慢向大海擴張成一片穩固的藻礁,但在老梅灣廣闊的沙岸間,水位較低的潮間帶間,就散佈了一片火山爆發時,直接流到海裡的火山熔岩流,這一片安山岩的節理,長期受到海水的侵蝕,形成一道道的深溝,加上所在的位置較低,且位於海灣的中段,強勁的海流足以把所有的積沙帶走,珊瑚藻的生長,也就沒有問題了。

春天來臨時,翠綠的珊瑚藻,肆意地生長在這一大片岩石之上,並且因為岩石間本就明顯的侵蝕溝,把原本連成一片的綠藻,分置在高高低低的岩石間,自在生長的綠藻礁,就隨著岩石與深溝生長,竟也變化出無限美麗的圖畫。

大坑溪源頭的崩塌地形

淡北地區的河系雖小,卻跟火山作用有明顯的關係,第一次上溯到大坑溪的源頭時,卻被綿延的崩塌地景嚇壞了,不是因有害怕或因為危險而嚇到,而是因為仿若火山作用之後,所呈現的原始景觀,而感到不可思議!

無論是因為大規模的崩塌,而形成像是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地景,是否依舊保有初生的地貌,更不管裸露地上的植物相,如今有了幾回更替,兩山之間匯聚的水源,正是大坑溪的源頭之水,在這一段剛發源的河床地上,可以清楚看見河上游的典型景觀,包括巨石散佈在河床上,小小的溪水,時而現身時而潛入石頭底下,還有的就從山壁間冒了出來,或者流灑於巨石之上,形成小小的野瀑……

大坑溪源頭的崩塌地形

梯田的智慧

三芝的橫山梯田,曾經是台灣的八○年代,最知名的月曆風景,可惜的是,歷經九○年代農業的式微,大量被廢耕的梯田,再也見不到高低之間,美麗的弧線。

三芝的梯田,除了著名的橫山梯田之外,事實上,從橫山到七股的丘陵地上,處處都可見到美麗的梯田景緻,而每一塊梯田的存在,都必須要有水圳提供灌溉的水源,如何利用那小小的溪水,滿足每一塊梯田的豐腴,正是先民們最動人的智慧,其中,最主要的價值就是「利用自然,尊重自然」。

梯田的智慧

富貴角的風稜石

滾燙的火山熔岩,冷卻之後,雖然變成了質地堅硬的安山岩,然而,這些深入大海的堅硬岩石,長久以來,時時刻刻都得面對海浪、風沙、暴雨等的侵蝕與風化,終究還是得向這些外應力妥協,於是,原本頭角崢嶸,線條鋼硬的安山岩,逐漸被形塑成為不一樣的面貌,也就是著名的風稜石。

孤立突向大海的岬角,是最容易受到海水與風力侵蝕,而形成獨特地景的地方,富貴角沿岸,處處可見,有稜有角的青灰色風稜石,正是原本的安山岩,長期受到外力侵蝕的結果。

每年入秋之後,東北季風日漸旺盛,風中夾帶海岸邊的細沙,再加上海水中的鹽霧,日日夜夜地從同一個方向磨蝕岩石,逐漸把質地堅硬的安山岩,磨出平坦的風蝕面,到了春夏之期,風蝕的方向又有了改變,則對不同的面向磨蝕,久而久之,終於雕琢出了擁有許多不規則尖銳稜角的風稜石。

富貴角的風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