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NGOs環境會議】留住山林 學者:放棄都會的思考架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11 NGOs環境會議】留住山林 學者:放棄都會的思考架構

2011年04月10日
本報2011年4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今年為聯合國制定的森林年,森林生態做為人類維生的重要命脈,水土保持、治山防洪不但是台灣的共同命運,也是普世價值。然而,台灣山林保育及治山防洪的專家,都認為台灣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副教授楊國禎即抨擊,台灣面臨最大的山林危機在於都會生活運作的思考與架構,不但以人為中心,還以現今科技文明為基礎的經驗體系,將導致山林的淪喪。

楊國禎認為如果用都會的管理方式是沒辦法處理山林議題的楊國禎說,台灣面積雖然只有將近36,000平方公里,但擁有東北亞最高峰海拔將近4,000公尺的玉山,地質年輕、脆弱,地震不斷,崩塌頻繁。400年來,台灣的人類社會型態由與自然生態環境結合的原住民社會進入到與土地結合的農業社會,再演變成目前以科技都會為中心的工商社會,社會變遷非常劇烈。

楊國禎說,台灣在短短4、50年間建立目前的都會型態,在此期間,台灣的自然環境與氣候正好呈現相對的穩定狀態,讓大多數人以為這是正常狀態;隨著全面性大面積砍伐保安林,台灣生態體系的中海拔檜木林,對木材利用性低的闊葉林進行單一化造林,緊接著農業上山,溫帶果樹、高冷蔬菜、高山茶園與檳榔園肆無忌憚的在山區發展;再加上旅遊上山,山區到處都被建設成休閒遊憩的後花園,山區竟呈現一片榮景。

直到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嚴重災情,後續的桃芝、納莉、敏督利等颱風災害,接踵而來,2009年的八八水災的嚴重災情,檢討的呼聲雖貫耳如雷,實質效益卻不大。

目前山區的災難治理,經常都只是像在貼狗皮膏藥的方式,對台灣山林,實質幫助不大。也就是說,目前在都會以管理人為主的這套思維、制度與運作模式,對台灣山林面臨的問題幫助不大。楊國禎說,以都會的方式來治理是不可行的,人不該要求得更多,貪得無厭;人要學著退出自然界。

楊國禎也指出,從主管機關環保署的幾次環評會議得出,在這塊土地上的經營管理或是開發者對土地環境的狀況茫然無知,但卻擁有很強的決斷力。楊國禎提出在台灣的自然區域建構另一個以台灣山林為主體思考的運作體系來與都會型態的運作區隔,或由政府部門整合成立單一以台灣自然區域為主軸的部會;而即將上路的《環境教育法》所揭示環境教育的理想,也應與台灣自然區域的山林議題結合。「人對土地的認識非常的少,環境教育應植根於土地!」

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指出,人定勝天的迷思必須破除,才終結山林土石災害。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則體檢國內治山防洪之缺失。他指出現行治山防洪之困境,包括政治人物仍抱持「人定勝天、工程萬能」之迷思,上山下海大興土木;遇到災難則回頭以各種治標不治本之工事應付之,至今仍未認清自然災害乃台灣難以違抗之宿命。

而因天災造成的崩塌地該當如何治理,以避免徒勞無功?張豐年說若未危及生命財產,儘量以不擾動為原則;若危及生命財產或維生命脈,建議詳加評估,錢必須花在刀口上,如情況太惡劣者放棄,改以遷村或封路;避開災變脈衝期,節制利用土地。

國內河川治理混亂,使問題更形無解。張豐年指出,水患型態常因不當之人為開發或硬加各種河防、跨河構造物反變得更錯綜複雜。他建議水利署從上加以整合,以免模糊地帶之問題越捅越大;而當環評場合未盡把關之責,允重大開發案大量掠奪水資源,並一再違法接納排放之污水時,應嚴加追究水利署之責任。

張豐年認為突破治山防洪之困境唯有於規劃時即需落實全方位之總量管制,以避免過度開發,並落實「零災害」之思考,非鼓吹與災變共存。另以「災難保險」,確立治山防洪之原則。而落實資訊公開、民間早期參與,到事後監督一樣都不可缺。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