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拒買小七的魩仔魚御飯糰嗎? 決定前先來做功課(上)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該拒買小七的魩仔魚御飯糰嗎? 決定前先來做功課(上)

2013年04月02日
作者:莫聞

走進7-11,最近御飯糰架上多了新口味──吻(魩)仔魚御飯糰,隨機問了幾個店家,似乎賣得不錯,架上常常剩不到幾個,某家店員說,以新推出的產品來說,算是銷路好的,你也嚐過了嗎?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買單,2011年海洋作家廖鴻基撰寫一篇〈拒吃魩仔魚〉,其中說「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牠們是海洋魚種數量及海洋食物鍊的基礎。海域若失去了這樣的基礎...可能導至整個沿岸漁業的滅亡。」這篇文章2012年在網路上瘋傳,將近兩萬人臉書分享,其他如ETtoday、Nownews相關報導的也有數萬人按讚。

這顯示消費者對漁業資源匱乏的危機感愈來愈強,3月25日,7-11才剛推出「吻仔魚御飯糰」,馬上有保育意識高的消費者上網抵制,網友林琳紋在臉書PO文抵制後,至今已3000多人臉書響應;其後,網友Chia-Wen Wong繪製「嘿!牠們都是魩仔魚!」說明魩仔魚捕撈作業混獲其他大型魚類仔魚(魚苗)的危害性,也有4000多人分享。南部大盤魚商莊嘉榮貼上魚市拍到的魩仔魚照片,向網友說明「請大家仔細看,光這一小搓,就可以識別出五種不同特徵的仔稚魚,雖然他們共通特徵都是透明的身軀...」「覺得很心痛,但卻無法阻止船家,也無法限制盤商代售,只寄望能透過改變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來改善海洋的生態基礎。」

圖:Chia-Wen Wong

其後,多次追蹤跨年垃圾問題的環境教育工作者賴鵬智、海洋保育團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也紛紛發文抵制,但可惜的是,面對消費者認真的關切,統一超商似乎不打算認真溝通,消費者不論以客服專線電話(0800-008711)或電郵反映,得到的幾乎是如以下制式的回函:

您好!
我是聯合服務中心 ★ 號客服專員,敝姓 ★ ,
感謝您對本公司的支持與愛護維護生態保育係是本公司應依循之經營理念,我們也會持續朝此方向來善盡企業社會之責,再次感謝您的建議與提醒,謹此代表公司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亦衷心竭誠期盼您能一本愛護本公司之初衷,繼續給予本公司支持與鼓勵,
再次感謝您,謝謝!
敬祝 健康快樂

照理說,考量魩仔魚捕撈作業對漁業永續的衝擊,漁業主管機關目前訂有《地方主管機關訂定魩鱙漁業管理規範原則》的行政命令,要求各縣市漁政機關依照各自依照其管轄海域訂定禁漁措施。而7-11並非第一次推出吻仔魚御飯糰,應該有完備的資料能好好解答消費者疑慮, 為了替讀者問到統一比較「有料」的回應,筆者向該公司公關申請採訪,陳姓專員很快回應,重點大概是:魩仔魚是來自宜蘭漁會的產銷班,採購上已有注意政府規範,確認漁民捕撈時已避開其他魚類繁殖期,該產銷班除了不在宜蘭縣規定的5-8月禁捕期作業,也另外自我約束在12~3月期間禁捕,其漁獲來源是符合海洋永續原則的。

陳姓公關還說明,這款產品販售的周期大約2-4週,具體的時間是看供貨狀況和市場反應而定,至於會不會因為消費者關切保育問題而下架,很明確的答覆是「不會」。

對於小七公關的說法,賴鵬智非常不以為然,他指出,7-11身為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就要注意這種販售行為是進一步驅動了消費慾望,一般消費者並不會去區隔魩仔魚是否混有其他魚苗,而魚類都已經愈來愈稀少了,這樣做等於加強灌輸「這種小魚好吃、還有得吃」的觀念,削弱民眾對海洋保育問題的危機意識。此外政府管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愛吃的消費者,在市場上也無法分辨合法與否。

黑潮基金會主任賴威任也認為,這些魚都是更大型魚的食物來源,如果牠們吃不到小魚,要怎麼長大?而漁民怎麼會有大魚可捕?人類的營養來源很多元,並不缺魩仔魚,為了長遠來看,還是不應該吃。

以上追蹤統一超商的說法和保育意識消費者的看法,讓讀者大略了解最近這波抵制行動的來龍去脈。那麼,您究竟要不要跟著拒買呢?會不會拒買就讓以此維生的漁民失去生計呢?這涉及事實的求證以及價值的選擇,讀者可從漁業署和魚市盤商的資訊來作功課。

做功課(一):魩仔魚究竟是什麼?

魩仔魚,有時簡寫為吻仔魚(可能是「魩」不容易用注音打出來),正式名稱是「魩鱙」(ㄇㄛˋㄇㄧㄠˊ)。

目前漁業署是採用漁業學家丘臺生的研究,認定台灣的魩鱙漁業是以刺公鯷(Encrasicholina puntifer)、異葉公鯷(E. heteroloba)及日本鯷(Engraulis japonicus)等3種鯷科的仔稚魚為主要漁獲對象,其魚體呈細長半透明狀,多數種類的成魚體型仍舊非常細小,生命週期是1~2年,沒有捕撈也會自然死亡。

為何會有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的說法呢?這是因為漁民用細網目的拖網捕撈時,這種漁法不會區辨所有體型相近的小小魚苗。特別在夏季(約5-9月期間)部份海洋魚類繁殖期,魩鱙漁業作業常常會混獲到白帶魚、鰺、鯖及鰹等經濟魚種的仔稚魚。又例如日本禿頭鯊是洄游性魚種,就容易被混撈,而牠們小時候花色、紋路都還不明顯,顏色透明,大小和鯷科魚類相似,購買時也不易區分。

做功課(二):捕捉魩仔魚的混獲情形嚴重嗎?

為了避免源頭的混獲問題,漁業署在2010年5月 24 日頒布《地方主管機關訂定魩鱙漁業管理規範原則》,明定由各縣市政府依照轄屬海域和漁期狀況,自行選定每年5月1日至9月15日間連續3個月為魩鱙漁業禁漁期,目前已經有10個縣市完成公告,詳細列表如下:

以上是避免混獲的對應措施,而針對魩鱙族群捕撈量的控管,目前漁業署則是採總量管制和禁魚區,且作業執照不再加發的方式來逐漸減少漁獲量。目前領有作業執照的有583艘,漁家必須填報漁撈日誌,繳交海巡署或當地區漁會,如果違反規定被海巡查獲,會受到撤照或行政罰鍰的處分。

看起來,如果政府好好管制作業季節和作業區域,漁民也確實填報,沒有執照的也不會偷跑,確實可以逐漸減少每年的捕撈量,而消費者如果食用生產履歷明確、避免來源不明的漁獲,確實也可比較心安理得的食用魩仔魚。

BUT,人生中最厲害的就是這個BUT,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系列報導1/2,請點此閱讀下篇

【系列報導】

  • 該拒買小七的魩仔魚御飯糰嗎? 決定前先來做功課()(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