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天2013年11月7日,是什麼日子?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達爾文,但在達爾文進化論發表之前,有人提出相同的看法,此人後來與達爾文聯署發表了演化論。華萊士,19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之一,今天是他逝世一百年的日子。和達爾文獲得的榮光相比,華萊士則謙虛的認為自己只是熱情的甲蟲獵人。
即日起,環資將連載金恆鑣老師為華萊士寫的傳記,沒有受過任何高等教育,華萊士如何憑藉對博物學的熱情,前進亞馬遜、東南亞叢林,探索未知領域,以豐厚的研究貢獻,成為後世科學奠基人。
西元2000年4月15日,英國多雷塞特郡(Doreset county)霪雨霏霏、寒風颯颯。華萊士與達爾文兩人的後代及許多學者、名人,共有80多位聚集在布羅德斯通(Broadstone)墓園,出席了類似我國習俗的掃墓儀式,那是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墓地重新修茸完成的揭幕典禮,以紀念華萊士在博物學、演化論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的偉大成就。華萊士被譽為是英國19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百年歲月,萬里遊蹤
1858年7月1日,備受學者重視的倫敦林奈學會年會中,華萊士與達爾文連署發表了影響極為深遠的「天擇論」(後稱「演化論」),為這個行星的新物種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極負盛名的演化生物學家特奧多修斯‧杜布讓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 1900-1975)評論「演化論」的名言是「唯獨依據演化論才能理解生物學(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這句話的意涵是「生物學所講的一切,必要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才說得通」。可見演化論在生命科學上的重要性。
華萊士是如何從一個一文不名、早年失學的鐘錶匠學徒與跑現場的土地測量員,變成全球性的大科學家與人文關懷大師,實在令人好奇與敬仰。誰也沒有料到這位年僅35歲,藉藉無名且浪跡天涯,到偏遠的蠻荒地區度過了12年熱帶雨林生活的年輕人,竟然可躋入19世紀第一流的生物學理論家之列。
華萊士另一個無人能及的見解是在馬來群島間劃出一條所謂的「華萊士線」(Wallace’s Line),並發展出「動物地理學」的新科學概念。
華萊士雖未完成中學教育,不過終身榮譽無數。他曾獲得牛津大學與都柏林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與極多的其他學術榮銜(如皇家學會的院士)及英國女皇的功績勳章,但他均未將這些放在心上;憑著一貫的謙虛,他表現在學術與社會地位上的成就可稱為劃時代的、最偉大的科學思想家之一。
他在馬來群島之採集、探險與研究之旅,行23,530公里路,採集125,600份生物標本,其中有上千種是新種。他返英後於1869年出版的《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紅毛猩猩與天堂鳥的原鄉》(The Malay Archipelago: The Land of Orangutan and the Bird of Paradise, 1869),到140多年後的今天還是書店架上的長銷書,被譽為「一本最佳科學旅行之書」。
今(2013)年是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辭世百週年,我們不只要紀念他對生物學的貢獻,還要效法他在追求真理的努力,更要學習他關懷人文的偉大情操。
出身背景與童年生活[1823-1836]:
無憂無慮與家庭溫馨,養成閱讀習慣
華萊士誕生於1823年1月8日的阿斯克河(Usk river)畔的小屋。那個小鎮就叫阿斯克,是隷屬於格溫特郡(Gwent)。兄弟姊妹中他排行第8,親戚不多。父親是單傳(一個伯伯出生3個月大時就夭折)。他生平未曾見過祖父母。他的兄弟姊妹有9人之多,不過活到成人的僅6人,6人中壯年病逝的又有一半,因此他對生命之無常早有體悟。
華萊士的父親叫湯姆士(Thomas, 1772-1843),原居倫敦,學過法律,但從未執業過。湯姆士喜歡田園生活,家裡的菜蔬與水果全是他種出來的;且因當時家中略有儲蓄,不必外出謀生,因此在年幼的華萊士眼中,他的爸爸似乎有點遊手好閒地在過日子。但隨著子女相繼長大,經濟日漸拮据,加上投資出版雜誌失利,最後不得不從大都市倫敦搬到阿斯克這鄉下小城,之後又搬了數次家,也是為了減少開支。住在鄉下小城,讓生性樂觀及隨遇而安的華萊士更能盡情地接觸自然,因而留下許多愉快的童年回憶。
他記得小時候常常坐在媽媽瑪莉(Mary, 1792-1868)的膝上,有時是坐在小凳子上,聽媽媽說故事或唸故事給他聽,這些故事從小就烙在他的腦海裡。他自小就喜歡動手做實驗,來證實他的一些想法。他記得一個《伊索寓言》的故事,有一段是說一隻口渴的狐狸看到一個陶罐裡有一點水,可是陶罐開口太小,狐狸的嘴太大,喝不到罐底的水。於是狐狸放進去許多小石子,讓陶罐裡的水上升到罐口,終於解了狐狸的渴。華萊士聽了這故事後覺得很神奇,但是想不通其中道理。於是他也依樣畫葫蘆,而試驗結果卻完全失敗,水升不到瓶口。這讓他以後不太相信故事書裡的話。
當時,華萊士家後面有條河,他常常與兩個姊姊到河堤上生火烤馬鈴薯,撈魚回家加菜。華萊士在1905年出版的自傳中曾提到:「這些童年趣事歷歷在目,但是對哥哥與姊姊的記憶卻相當模糊」。因為待在戶外的時間很長,自然景致中的一木一石、道路、河流、樹林等,翔翔實實地留在腦海裡,或許便是日後他對自然總有一份親切與關心的原因。
1826年,華萊士才3歲,住在赫特福德(Hertford)的祖母過逝,全家便搬到赫特福德住了約8年。華萊士在那裡完成了小學教育。他最喜歡的課程是地理學,世界地圖讓他相當著迷。這段童年他與大他5歲的二哥約翰(John, 1818-1895)玩在一起,是華萊士記憶中一生最美好的日子;他的父親在庭院種菜、管理果樹,在酒房釀酒。在之後動盪漂泊的生活中,華萊士時常憶起這一段充滿家庭歡樂的時光。不幸的,他的姊姊伊莉莎(Eliza, 1810-1832年)於1832年病逝,年僅9歲的他也感到傷心難過;不料過了一年,他父親的投資失利,全家的生計頓時真正陷入窘境。他的大哥威廉(William, 1809-1845)與二哥約翰均已長大,也因此相繼離家外出謀生。大哥去倫敦學習測量,二哥也在倫敦走入建築業。三姊芬妮(Fanny, 1812-1893)天生聰慧且具藝術天賦,後來也離家到法國留學。最後,華萊士也跟著離家謀生,只剩小弟赫伯特(Hebert, 1829-1851)留在赫特福德的家裡。
華萊士在赫特福德的8年,除了到野外玩耍之外,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當時的他已讀了許多書,並具備書寫流利英文的能力。他的父親是流動圖書館俱樂部的會員,亦喜歡閱讀,常到當地的圖書館借書,因此家裡總有許多有關旅行遊記或名人傳記的書;當小孩就寢時,他父親也會唸一段書給子女聽。華萊士記得有一次他父親借到一本鮑德勒(Bowdler)版本的《莎士比亞》新書,全家便聚在一起,由他的父親唸一段劇給他們聽;他父親也寫作、寫詩。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華萊士年輕時已讀過許多古典名著,他的文學已有相當的根底。這段時期可能奠定了他能駕馭文字,用淺顯的文字清楚表達複雜思想的能力。而在眾多讀物中,華萊士對旅遊書最為著迷,在14歲前已領略到「生命是一趟旅行,旅行是一連串的冒險」。
1832年,霍亂流行到赫特福德,加上家裡的經濟越來越差,他只好在14歲時輟學,離家到倫敦投靠19歲的二哥約翰學藝了...。(待續)
※華萊士系列文章自本週日起,連載於環資網站與電子報。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1/9起,將舉辦系列講座「科學界的恆星—紀念華萊士逝世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