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
2019-11-15 16:31
台灣特有種「菊池氏細鯽」曾經遍布在東部河川,然而近年來棲地破壞、西部外來魚種入侵等人為問題,曾經多到可以成為餐桌料理的菊池氏細鯽,在林務局特生中心2017年出版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中,被列為國家瀕危(NEN)淡水魚類。
不過,經過...
2018-07-24 02:00
高雄科技大學推廣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以友善耕作宗旨籌備「高雄市善耕農業生產合作社」,集結學生專長協助小農行銷。7月22日首發農事體驗活動,以大寮郵遞區號為名推出「831教室」,冠軍米型農陳毅鴻帶領學員捲褲管下田,體會「粒粒皆辛苦」意涵。
...
2018-05-14 10:49
席娃於法鼓山發表演說。鄭雅云攝。
《牛糞傳奇》主角、另類諾貝爾獎得主、2003年被時代雜誌選為「環境英雄」的生態女性主義學者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受邀來台參加2018年APSafe(亞太地區農糧與食物倫理...
2017-11-27 10:08
地產、地銷、地食,屏東萬巒五溝水的生態和人文景觀,串起了社區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概念,為社區獨有水圳生態特色感到驕傲,透過在地農產品市集和文化導覽的農村體驗活動,既保存社區聚落之美,也讓遊客與居民互動,深刻認識五溝。
昨(26)日在五溝水...
2017-07-03 22:46
總統蔡英文7月3日說,小農制度是維持社會穩定、所得平均分配的重要方式,台灣人要的農業生產模式不是大規模生產,但小農制成本高,要戰勝大國就必須要有自己特色。
天下雜誌2017年邁入第36週年,7月3日舉辦幸福台灣味發表會暨論壇,邀請蔡總...
2017-03-01 10:19
在馬拉威內陸地區,有280萬馬拉威人——也就是該國將近20%的人口——面臨糧食危機。當馬拉威的乾旱越發嚴重,需要扶助的民眾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到幾年間增加。
不過,聯合國農業發展基金(IFAD)的計畫,目前正透過推動居家飲食攝取多樣...
2017-01-02 20:51
台南後壁的仕安社區,以自產「仕安無毒米」聞名遐邇,里民透過無毒米的銷售盈餘,挹注於社區公益及建設,但隨著社區人口老化以及產業轉型,原有經濟鏈受到衝擊。
一群就讀文藻外語大學的青年組成團隊,向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申請2016年青年社區參與行...
2016-12-30 10:05
不只是買有機,在地產銷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但根據最新研究,未來恐怕很難「吃在地」!威脅糧食安全的不只是氣候變遷和人口增加,都市擴張也讓農民的處境更艱難。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一份新研究以疊圖分析發現,全球都會區面積到了2030年將增加兩...
2016-11-10 17:23
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11月9日發表的一項報告稱,通過小農戶農業適應計劃每投入的一個美元就可以通過實施氣候變遷適應措施,在20年的時期內為農民帶來1.4美元到2.6美元之間的受益。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所發表的題為《經濟學優勢:評估氣候變遷...
2016-08-26 11:29
乾旱和高溫衝擊著烏干達的收成,但新型的「氣候適應」豆子,或許可以幫助當地穩定食物供應,並改善兒童微量營養素營養不良的問題。
「氣候適應」豆或許能讓烏干達農民撐過乾旱。圖片來源:Georgina Smith / CIAT(CC BY-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