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拉威內陸地區,有280萬馬拉威人——也就是該國將近20%的人口——面臨糧食危機。當馬拉威的乾旱越發嚴重,需要扶助的民眾預計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到幾年間增加。
不過,聯合國農業發展基金(IFAD)的計畫,目前正透過推動居家飲食攝取多樣化,鼓勵馬拉威的農民自給自足,不用過度倚賴玉米和其他迫於購買的食物。這項農村生活與經濟成長計畫(RLEEP)已幫助馬拉威的鄉村家庭改善營養攝取狀況,而成功的秘訣,就是靠著兩大重點——提供營養學課程、鼓勵農民自耕自食。
自耕自食 小農拿回糧食自主權
因著水患與乾旱,接連兩年收成不佳的狀態使得上百萬非洲南部民眾的飲食有賴接濟。IFAD農村生活與經濟成長計畫(RLEEP)已服務了超過3萬7000個家庭。除了增加農業產量,並將個別小農納入價值鏈,該計畫亦確保額外的收入,可使全家人的健康獲益。
馬拉威恩其斯縣青克哈德村的農夫馬度卡(Jeremaya Maduka)種植馬鈴薯與黃豆。他以往通常都將大多數的農產品售出,只保留一小部分給他的家人食用。對於馬度卡和其他農民來說,吃掉一點農作物,就等於損失一大筆的現金收入。此外,對他們而言,馬鈴薯不是主食,而是經濟作物——拿去賣給餐廳和飯店的食物。
馬度卡解釋:「我會把所有的收成賣了,另外買食物給我的家人吃,但收成不好的時候我就沒有錢買食物。我的孩子們會因為吃得太少或營養不足罹患飲食方面的疾病。」
而這又連帶使得馬度卡必須花時間帶孩子們去醫院,荒廢了家裡的農地。
吃得飽更要吃得好 農民必修營養學分
著重在營養,是RLEEP的元素之一。
營養不良的問題在恩其斯縣盛行。RLEEP於2015年的問卷調查顯示,不到20%的婦女會多樣的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為發育遲緩人口比例60%的一大族群。
但恩其斯縣的小農們所生產的農作物其實足以使他們吃的營養均衡。本計劃不但幫助了馬度卡增加農產量(黃豆產量從每公頃700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而馬鈴薯則是從每公頃7公斤提升至20公斤),也鼓勵他把收成的一部分留給家人食用。計畫執行期間,他的妻子則參加了RLEEP舉辦的營養訓練課程。在課程中,她習得食物多樣化與不同健康飲食的烹調方法。
其中一課讓馬度卡特別有感觸——缺鐵的婦女難產過世的風險較大。
馬度卡種的黃豆富含鐵質、蛋白質與鈣質,但他以前都把他們賣了。現在,他提醒他的妻子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並且確保留下來的馬鈴薯與黃豆夠家人食用。他說:「現在我有一個健康的家庭。」
「我們學會了如何為家人的健康,準備營養的食物,特別是為了孩子與餵母奶的母親們。我們很幸運,我們學會料理的這些食材多數我們自己都有種植。」他說道。
當馬拉威的乾旱持續惡化,馬度卡和其他農民從RLEEP學到的農產與營養課題又顯得更為緊要。
本文轉載自世界水資源日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