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環保交流 | Page 3 | 環境資訊中心

兩岸環保交流

2018-09-21 10:30
張穎溢個頭兒嬌小,戴著眼鏡而舉止斯文,講起話來秀氣溫緩,參訪行程前抓緊時間訪談,科學研究、NGO、社區保護地三大脈絡照樣梳理清楚俐落,眼神專注地,傳達出一股扎實的、理性感性兼具的保育力量,雋永宏大。來自江蘇的她,從小喜歡生物,學的便是環境生...
2018-09-21 09:22
(延續上篇)台灣於2010年開始,引入里山倡議的做法,在中央山脈的生態保育廊道之外,在周遭的淺山地區發展以社區為主的保育策略,建構一個更具整體性的綠網。營造「讓保育從軸線變成分枝,有如血脈連結到海岸,成為緊密的網絡」,一個人與自然共生的生產...
2018-09-20 10:51
濃粗的兩道眉、眼睛瞇瞇的看起來總像溢著笑意,氣質平和猶如循循善誘的智者,可一講起話來卻相當生猛有力,滿滿實務談之際更常貫穿對發展主義的深沉思辯,引人覺省。鄧儀,現任麗江健康與環境研究中心理事長,回看30多年以來、這一段投入自然保護志業的漫長...
2018-09-20 09:51
「整個中國這麼大、這個多的環境問題,為什麼我會選擇瑪曲呢?實際上是有很多個人的感情在連結的。這片見證我們愛情與青春的地方,如果我們不保護下來,要去哪裡回憶呢?」以甘肅瑪曲草原守護為工作核心的「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創辦人趙中,因為大學時參與登...
2018-09-19 12:48
過去為保存棲地及生物多樣性的完整,多由國家以公權力劃設保護區,阻絕人為干擾,但是近年來,國際也開始關注到保護區外、淺山地區的保育問題。2010年,在日本舉行的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COP 10)上,便通過了「里山倡議」(Sat...
2018-09-19 10:51
張赫赫在此次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攝影:周昭蕊。 「你好,我叫張赫赫,也可以叫我蚊滋滋!」 因為本身手長腳長,再加上性格開朗,常一不小心就打開話匣子。來自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的張赫赫(下稱蚊滋滋),調侃自己就像蚊子一...
2018-08-27 10:15
廣西村莊、阡陌,村民依山傍水而居;藏區高原,水草,帳篷點綴於雪山下;北京城郊、林蔭,蟲鳴鳥叫相伴。千百年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種人與自然環境鑲嵌的生活樣貌,隨著近年保育思潮的演進,成為國際上廣受討論的「里山倡議」。 環境資訊協會今年...
2018-06-07 10:58
香港「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經來台就讀政大新聞系,隨後回港展開記者生涯。1995年前後,環境議題在香港也開始受到關注,在《蘋果日報》的朱漢強專心投入環保線。當時,朱漢強受到紮實的報導訓練,「在《蘋果》的時候,幾乎就是每天想怎麼讓自己...
2018-05-31 10:31
生活中製造出來的垃圾,在進到垃圾桶、燒掉之後就沒事了嗎? 同樣是廢棄物、垃圾議題,焚化爐垃圾焚燒後殘存的飛灰、底渣,以及工業產生的事業廢棄物,向來缺乏社會大眾的關注,但它們產生的問題,往往損害土地的健康,進而影響民眾的食品安全。 ...
2018-05-24 10:27
「訊息公開是非常重要!這訴求需要依據,我們團隊就一直在找依據。」簡單而平淡的一句話,道出零廢棄聯盟秘書長田倩,多年來匍匐推動垃圾焚燒資訊公開的工作樣貌。三十出頭的年紀,說話的聲調仍帶著女孩的活力,厚厚的鏡片下透出堅毅的眼神。過去這些年走來,...

頁面

訂閱 RSS - 兩岸環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