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Page 305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2008-10-26 05:11
面對詭譎多變的世界,誰不惶恐,誰不迷惑, 得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那些最原初的美好與感動。 這些小小的聲音,其實一直都在你心裡! 升上大四的那年暑假,拎著青春的最終入場卷,我們翻山越嶺地趕赴一場以年少熱血為名的海洋盛宴。然而毫無意...
2008-10-25 21:11
「全球暖化」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生活中,要怎麼落實「節能減碳」?當台灣開始搭上全球氣候變遷的發燒課題,卻已經是晚了其他先進國家許多年。 在全球化環境議題領域中,國內不乏優秀的學者專家,也有些重要的研究論述,但真正要將理念落實內化到尋常...
2008-10-24 14:56
現代人已經很習慣透過貿易得到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東西,但是2005年有兩名加拿大人為了養生和環保,發起「100英哩飲食」(100 miles Diet)運動,意即所有飲食均取自於方圓百哩之內,追求在地飲食,省卻貨運所消耗的能源。 100英哩...
2008-10-24 12:14
聽張蕙蓮比較著兩岸現狀的異同,很容易被她溫柔和煦的特質所吸引,沒有非輸即贏、一較高下的壓迫感,會暫時忽略政治情勢的緊張現狀。後來才知道,張蕙蓮在投身環保團體前,是位中學教師,現在身處於非營利組織中,則是主要關注在能源教育;而這一次,張蕙蓮代...
2008-10-23 18:03
10年的光陰不算長,但對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卻是成家立業「賺大錢」的黃金期。目前在中國綠色和平組織任職的賴芸,則把他的黃金10年,奉獻給了環保運動。 賴芸大學時並非就讀環境相關科系,而是旅遊管理專業,他談到,當時很單純...
2008-10-22 23:47
為了落實在生活中節能減碳,歐洲有些國家除了對企業開徵排碳權利金外,也會對民眾實施「排碳抵銷」(Carbon Offset)政策,設法計算每個人的排碳量,徵收超出排放範圍的稅金,再將徵得的稅金運用在減碳建設上,緩和環境暖化現象。 在日本的沖...
2008-10-22 15:10
中國環保者和市民對今年中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的頒布表示熱烈的歡迎。但中國司法救濟的不力,在阻礙公民申請資訊的公開以及相關法規的真正實施。 200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和《環境資訊公開辦法》同時施行。這意味著在中國,...
2008-10-22 13:14
鐵道運輸長久以來是陸路交通的主幹,自西元1804年英國出現蒸氣動力機車迄今,已經超過兩百年的歷史,對於生態的衝擊很小,與高污染的汽機車內燃機運具截然不同。台灣於清光緒年間(1887年)已興建鐵道,陸續完成西部幹線、北迴線、宜蘭線及東部幹線,...
2008-10-22 11:59
「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最後一晚的餞別宴上,除了主辦單位所製作的活動回顧外,還有一支花絮短片,記錄了更多漏網鏡頭,讓大夥兒歡笑之餘,也稍稍沖淡了在座的離情依依。「大夥兒給趙中來熱烈的掌聲!」席間有人吆喝著,原來,這支影片是趙中通宵沒睡,所...
2008-10-21 23:46
面對全球暖化所造成氣候變遷的衝擊,人類過去的生活及經濟型態造成耗能與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減低碳排放量是人類勢在必行的因應策略。從個人的生活習慣到社區營造,從產業結構到跨國組織,都必須調整朝向「低碳」的運作方式。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頁面

訂閱 RSS - 專欄 訂閱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