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農業 | Page 4 | 環境資訊中心

友善農業

2018-12-26 11:52
農田經營最終目的為生產食物,然而在端上餐桌之前,作物在田裡大部分時間都扮演著動物棲地的角色。有的動物棲息於田裡並不影響作物收成,但部分則會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這些正是人類眼中的害蟲。而減少害蟲的方法,除了靠人為施用質材防除之外,最重要的是靠...
2018-12-22 11:01
Jingle bell~ Jingle bell~ Jingle all the way~~ 這一年的平安夜很不一樣,里山動物們將遇到全身穿得紅通通、頭戴紅色帽子、蓄著一臉白鬍子的新朋友! 「雪花隨風飄、花鹿在奔跑,聖...
2018-12-14 22:26
台北赤蛙(Hylarana taipehensis),體型纖細修長,約3到4公分。背部金黃綠色或綠色。體側有白色背側褶極為醒目,背側褶內外側各有一條黑色縱帶,腹側另有一條白線,因此側面看起來,是兩條黑線和兩條白線交錯排列,非常美麗而且特殊。...
2018-12-04 22:54
編按:11月上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2018兩岸媒體交流」活動,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來台,以「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為主軸,一路探訪台灣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及公民電廠,領略台灣民間豐沛的環保能量。本系列文章,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以中國、媒體人的...
2018-12-04 16:02
編按:11月上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2018兩岸媒體交流」活動,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來台,以「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為主軸,一路探訪台灣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及公民電廠,領略台灣民間豐沛的環保能量。本系列文章,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以中國、媒體人的...
2018-12-03 09:54
編按:11月上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2018兩岸媒體交流」活動,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來台,以「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為主軸,一路探訪台灣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及公民電廠,領略台灣民間豐沛的環保能量。本系列文章,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以中國、媒體人的...
2018-11-20 09:55
每年十月到隔年二月前後,是宜蘭水田的休耕期,此時也正好是鳥類過境或度冬抵達宜蘭之時,許多魚塭、水田因而成為鳥類除了河口、沿岸濕地之外也能夠利用的棲地。在許多研究中,水田可視為天然濕地的替代性棲地,冬天時只要在田間稍微搜尋,幾乎隨處可見鷹斑鷸...
2018-10-24 10:32
在北台灣連日降雨後,蒙受老天爺的眷顧,在本月20號時賜予天柏嵐(Timberland)37位志工們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一個舒適涼爽、適合執行志工服務的天氣。本次活動與臺灣藍鵲茶合作在坪林舉行,讓志工們體驗製茶、協助施行友善農業的茶園除草。 ...
2018-09-11 10:13
本月7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會)與台灣威富品牌合作,帶著45位員工們來到的新竹縣芎林鄉的自然谷,展開一日的志工行動。本次的志工們兵分三路,分別協助小花蔓澤蘭刈除、溪溝清理與友善環境農耕果園的下肥工作,並體驗環保竹吸管製作。炎炎夏...
2018-07-17 10:05
目前全球大約40%的土地為農業用地,土地農業化(agriculturalization)是全球自然原野地消失的重要原因,嚴重衝擊全球生物多樣性(Benton et al., 2003; Foley et al., 200...

頁面

訂閱 RSS - 友善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