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農業 | Page 5 | 環境資訊中心

友善農業

2017-12-26 09:37
農委會林務局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動的「農田生態認證機制——綠色保育標章計畫」,今日獲行政院長賴清德頒發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本計畫及參與的全台灣241位農友不用農藥和化肥,採取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的耕作方式,健全農田生態系服務功能,...
2017-11-07 10:36
今年春天,那瑪夏區公所盛大舉辦那瑪夏螢火蟲季,引入數萬名遊客一睹螢光閃閃的夜晚。根據高雄市政府委託的研究團隊調查,4~5月出現是螢火蟲主要為黑翅螢。居民為了讓螢火蟲帶來商機,而保護環境的心意,詮釋了生態系服務功能的意涵。然而,如何維持「那瑪...
2017-07-02 18:15
彰化縣溪州鄉以「友善土地的方式」種稻,化肥的使用量是不到慣行農法的1/3,今年(2017年)的一期稻作的收成量達每分地1500公斤,收成量不輸慣行農法,他認為,產量增加與「土壤改良」有關,而他的土壤改良利器就是「稻殼碳化」。 葉豐端為...
2016-12-26 09:10
台灣最野的貓,也是最辛苦的貓,因為瀕臨滅絕,石虎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卻因為棲息環境大多是民間私有地,成為最需要保育卻又最難保護的野生動物。幸好這幾年有一些轉變,關心牠們的,不再只有第一線研究人員,還有更多人努力想把石虎從瀕臨絕種的危崖拉回來....
2016-10-30 06:14
※ 編按:《農耕大事吃小事》作者彭博彥,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公益信託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園長、華龍村鹿寮坑之里山計畫顧問,協助土地環境問題。2007年開始,至台灣各地演講推廣堆肥對土地環境的影響。其實回歸無毒、健康的生活並不困難。作者累積十年以...
2015-12-22 05:00
哈尼族是跨中國西南、寮國、緬甸、越南邊境而居的古老民族,2000年統計人口約143萬人。哈尼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民族,在古代,他們從中國西北逐步向西南遷徙。由於在大渡河一帶定居並發明農業,所以在此後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哈尼族一直在尋找適...
2015-12-11 11:22
氣候變遷大會不單是各國與國家聯盟的政治角力場合,也是許多議題各方暗自較勁、拉抬聲勢的場域。除了最夯的能源議題之外,氣候變遷下的農業該何去何從,也成為本次巴黎氣候大會周邊會議上激辯的焦點。 12月2日大會主題日「農夫日」(Farmers...
2015-11-10 05:00
週末假期,住在中寮的曾廖景廷如同往常,將剛從果園採收的水果,放到小貨卡上,出發到南投集集車來車往的公路上擺攤販售,讓自己辛苦種出來的水果搏得好價錢。一些顧客知道他的果園不使用化肥農藥,不時回來跟他買水果;提到這件事讓他的嘴角微微上揚。 ...
2015-10-24 04:07
本月月初,屏科大研究人員在屏東萬丹做調查時,發現田裡有數百隻鳥屍,數量最多的是麻雀,但也不乏珠頸鳩、紅冠水雞等其他鳥類。看著相關報導照片中,一隻隻了無生氣的渺小身軀,不禁想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俗諺,應該改成「人為生財,餵鳥食亡」...
2015-10-20 05:00
「Ba han han non」好茶咖啡隱藏在舞鶴街上接連的商店中,若沒有事先打聽好地點,很容易就錯過,平凡無奇的大門,和商店街隨便一家賣茶的店舖一個樣子。但走進店裡,赫然發現無論布置、燈光、擺設,就像特色咖啡館一般,甚至牆上讓顧客選擇的沖...

頁面

訂閱 RSS - 友善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