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月初,屏科大研究人員在屏東萬丹做調查時,發現田裡有數百隻鳥屍,數量最多的是麻雀,但也不乏珠頸鳩、紅冠水雞等其他鳥類。看著相關報導照片中,一隻隻了無生氣的渺小身軀,不禁想著「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俗諺,應該改成「人為生財,餵鳥食亡」才對。
人鳥大戰 VS. 分一口給動物吃
為什麼這些鳥會死?牠們的死又會造成什麼效應?據研究人員表示,每年秋天高屏地區的二期稻作收割後,有不少農友接著種紅豆,播種後引來許多野鳥啄食。為減少鳥害,少數農民以稻穀浸泡加保扶,製成毒稻穀餵食野鳥,吃到誘餌的野鳥相繼死亡。而黑鳶是環境的清道夫,經常會撿拾小動物的屍體為食,所以也跟著遭殃。
黑鳶曾是台灣最常見的鷹種、分佈遍及全台。然而自1980年代以來,因環境破壞,其數量急降,已成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目前預估僅存300~500隻左右。
而這樣的狀況並非只發生在南部紅豆田,今年年初,台南市菱角田也發現毒鳥事件,連市鳥水雉都難逃一劫。臉書社團「寂靜的秋天-農地毒鳥回報」,光是一年內即接獲155筆毒鳥事件回報,全台各地統計死鳥隻數超過1900隻。
只是,毒鳥並不能歸咎為萬丹鄉公所所說,僅是「個人行為」這麼簡單。如同DDT在二戰時期,做為防治瘧疾等傳染病的有效藥方一般;1990年代,台灣農改場也教導農民以加保扶防治鳥害。當時序推動到現代,我們擁有更多資訊後,僅讓眾人在社群網站上群情激憤,留言大罵或者肉搜想找出兇手、公審後了事,卻完全未反思整體生態環境與生產消費間環環相扣的依存關係,實在不夠。
因為不只是鳥,石虎、台灣獼猴、山豬等動物,也常因為造成農損、與人爭食,而陷入生存困境。消費者購買農產品時,若仍只要便宜、好看,不顧作物的種植及收成過程,犧牲了多少動物的生命、污染了多少土地、水源。那麼,讓農民獨自承擔毒害生靈的指責,是極為不公平的。而身為領導者的政府,則更須承擔起責任,投入資源研究有效的防治方式,補助或輔導農民使用,甚至在政策、產銷制度上支持農民以友善環境的農法耕作,才可能解開人與動物間的衝突,確保農產品的安全。
幸運的是,有些人已意識到必須停止這樣的惡性循環,正投入修復工作。比如自2013年起,屏科大研究人員即展開調查,瞭解要幫助農民改變毒鳥作法,同時又確保收入,現實上應該如何操作。他們與民間團體合作,希望能在當地推有機農業,創造生態與生產雙贏之道;奇美部落復耕水梯田,成功轉型有機紅豆耕作;高雄大寮也有不毒鳥的紅豆產銷班;美濃農民更在農會用心協助下,配合寫產銷履歷,達到藥檢八至九成零殘留標準;崁頂農民自願投入近35甲紅豆田做為示範田,配合農改場安全用藥、不使用落葉劑、不毒鳥三原則,請代耕業者,每分地多放五至六斤種子給鳥吃。更有民間團體推動綠色保育標章,鼓勵農民以友善環境、無化學藥肥並能與野生動物共存的農法耕作,並以守護農田裡的動物及豐富生態多樣性為豪。幾年下來,其經營及創造出的品牌及經濟價值,前景看好。
這些努力,證實了舊有觀念可以改變,與其他物種共生共存、兼顧生計並非天方夜譚。春天不應寂靜,當黑鳶、水雉、白鼻心、石虎等等生物,都能安心在這塊土地上保有一席之地時,我們也才能由衷地感到喜悅和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