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物
提到環保人士,你會怎麼聯想?意見多、難溝通、不食人間煙火?其實環保人士不只在街頭抗爭和電視新聞裡,你我身邊就有許多人堅持著環保道路,環境資訊中心特闢專欄,為您解密《綠色人物》的綠色人生。
提到環保人士,你會怎麼聯想?意見多、難溝通、不食人間煙火?其實環保人士不只在街頭抗爭和電視新聞裡,你我身邊就有許多人堅持著環保道路,環境資訊中心特闢專欄,為您解密《綠色人物》的綠色人生。
2019-02-19 18:18
大自然授粉提供了植物生長所需的支持性功能。台灣野外生物多樣性,幕後英雄包括體型小、具飛行能力又勤勞的原生蜂。為了認識野外授粉的箇中高手,以及學習與野蜂共生的智慧,記者跟著宜蘭大學教授陳宜伶,繞著蜿蜒的山路上山,到達海拔約1250公尺嘉義石桌...
2018-12-12 07:00
2018地方選舉落幕,為反對掩埋場開發案,守護故鄉龍崎牛埔里而參選台南市長,有著「地表最強里長」美譽的牛埔里前里長陳永和,豪奪117,179票,位居七位候選人當中第三名,漂亮地打完一場艱困的選戰。
陳永和公報政見。轉載自陳永和臉書...
2018-10-12 09:55
主婦聯盟是台灣資深的環保團體,早在二三十年前,主婦聯盟在街頭運動中就提出了一句口號:「要孩子!不要核子!」,這句口號不但確切有力,也彰顯了環境問題的母性觀點。「女性會看得比較長遠,她們會考慮到其他人、會關注到下一代。」主婦聯盟副執行長吳心萍...
2018-09-21 10:30
張穎溢個頭兒嬌小,戴著眼鏡而舉止斯文,講起話來秀氣溫緩,參訪行程前抓緊時間訪談,科學研究、NGO、社區保護地三大脈絡照樣梳理清楚俐落,眼神專注地,傳達出一股扎實的、理性感性兼具的保育力量,雋永宏大。來自江蘇的她,從小喜歡生物,學的便是環境生...
2018-09-20 10:51
濃粗的兩道眉、眼睛瞇瞇的看起來總像溢著笑意,氣質平和猶如循循善誘的智者,可一講起話來卻相當生猛有力,滿滿實務談之際更常貫穿對發展主義的深沉思辯,引人覺省。鄧儀,現任麗江健康與環境研究中心理事長,回看30多年以來、這一段投入自然保護志業的漫長...
2018-09-20 09:51
「整個中國這麼大、這個多的環境問題,為什麼我會選擇瑪曲呢?實際上是有很多個人的感情在連結的。這片見證我們愛情與青春的地方,如果我們不保護下來,要去哪裡回憶呢?」以甘肅瑪曲草原守護為工作核心的「綠駝鈴環境發展中心」創辦人趙中,因為大學時參與登...
2018-09-19 10:51
張赫赫在此次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攝影:周昭蕊。
「你好,我叫張赫赫,也可以叫我蚊滋滋!」
因為本身手長腳長,再加上性格開朗,常一不小心就打開話匣子。來自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的張赫赫(下稱蚊滋滋),調侃自己就像蚊子一...
2018-08-24 10:35
崔愫欣是現今台灣的反核大將,1990年代末期,她在反核運動的低潮期加入社運社團,開始接觸社會議題,然後開始在貢寮拍攝紀錄片《貢寮,你好嗎》,講述貢寮居民的反核歷程,也自此開啟了對環議題的關注。
想要認識真正的社會?去NGO好了
...
2018-06-21 13:39
從高雄夜市人生到美洲壯遊 看見現實與環保之間的可能
「我是在高雄六合夜市長大的孩子,所以對於台灣底層的社會結構與它生猛的活力,感受特別強烈。尤其是關乎『生存』這件事」。
父母是攤商,立法委員許毓仁從小對於「生存」的感...
2018-06-07 10:58
香港「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經來台就讀政大新聞系,隨後回港展開記者生涯。1995年前後,環境議題在香港也開始受到關注,在《蘋果日報》的朱漢強專心投入環保線。當時,朱漢強受到紮實的報導訓練,「在《蘋果》的時候,幾乎就是每天想怎麼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