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耕作
2022-11-01 17:39
花卉也能有機?每年一到陽明山花季,山區綻放的海芋及繡球花吸引數萬遊客造訪,數十年來施用的農藥化肥,也改變了生態系平衡。近兩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陽管處)委託慈心基金會推廣友善農耕,目前已有20座農場成功轉作,通過有機驗證。
觀賞花卉...
2022-03-23 17:52
未來新北坪林、石碇的茶園,桃園復興的水蜜桃,將有望減少15%的肥料用量。環保署近年推動「生物防治技術」,透過生物菌劑、生物炭及生物性肥料,達到減用化肥的目的。在今(23)日成果發表記者會上,果農覃明達表示,剛開始因擔心成效不佳而只以兩分地進...
2022-03-15 10:07
究竟每個月要賺多少錢,才能過上一種快樂幸福又豐盛的生活?如果想有一畝田,每季有豐富的收成,還能與群眾共享,與自己喜歡的人在風光明媚之地共食共居⋯⋯這樣的生活,又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呢?
在台東鹿野,有一群人,以友善耕作的方式,過著互助共享...
2021-11-25 21:44
2020年4月,洪孝宇穿過茂密的草叢和灌木進入一處荒地,準備取回猛禽棲架上自動相機拍攝的照片和影片。他熟練地放下6公尺高的竹製棲架,取出相機內的記憶卡,用手機讀取過去一個月在棲架上拍攝到的影像。
「有了!」在快速瀏覽手機裡的影像時,草...
2021-11-25 21:43
「我們在中寮山的據點發現了草鴞,這種鳥不易看到,後來又連續發現幾隻,都是屍體。」高雄市野鳥學會2011年在高雄旗山、燕巢一帶發現瀕危草鴞的棲地,但狀況卻不佳,連續發現鳥屍。
「草鴞會這麼少一定有原因,我們當時推測是鼠藥。」高雄鳥會總幹...
2021-11-25 21:39
燕巢農民蕭慶意,2019年參加高雄市野鳥學會與援剿人文協會共同舉辦的生態課程「草鴞是農民的守護者」。鳥會講師曾志成、林傳傑分享他們長期在旗山、燕巢地區監測草鴞的經驗,對在地民眾解說稀有的草鴞面臨的風險,強調農民是守護在地環境的重要角色。
...
2021-06-02 10:01
為了推廣民間自然保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了「自然與文化資產保存,我們能怎麼做?」系列講座,邀請數位民間講者分享集資購地方法,與棲地維護管理經驗。讓與會民眾更加了解台灣環境信託的集資購地行動。
山貓森林購地行動發起人吳金樹描述...
2021-01-26 17:28
本月16日,台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燿)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帶領下,二度造訪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為友善耕種柑橘園進行草相管理。
此為台燿第四度來到鹿寮坑,前次2020年1月於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詹榮妹管理之柑橘園協助採收、揀選、寄送鮮...
2020-12-02 16:38
農地長期施用化學農藥不僅對農民身體健康造成風險、潛藏食安危機,農田生態系也受到化學製劑影響,不利環境和農業永續發展。為推廣友善農業、減少農產品安全風險,農委會2017年宣布「農藥10年減半」政策,預計要在2027年達成農藥減半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