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
2021-11-25 21:39
燕巢農民蕭慶意,2019年參加高雄市野鳥學會與援剿人文協會共同舉辦的生態課程「草鴞是農民的守護者」。鳥會講師曾志成、林傳傑分享他們長期在旗山、燕巢地區監測草鴞的經驗,對在地民眾解說稀有的草鴞面臨的風險,強調農民是守護在地環境的重要角色。
...
2021-11-25 21:38
「有發現草鴞幼鳥囉!」在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的新化牧草種植區裡,本是持續向前推進的割草機,因為前方牧草中飛出的草鴞而瞬時停下,現場的工作人員循草堆走近觀看,而有了驚喜的意外發現。
在專注作業的同時,割草工人也逐漸產生對環境的覺察與關心,這...
2021-11-25 21:37
草鴞生活在台灣西南部平原與淺山地帶,是台灣唯一的草鴞科猛禽,因數量稀少,且晝伏夜出,不易發現。過去我們對草鴞的生態了解並不多,但隨著近年草鴞在人為利用環境及其周遭,斷斷續續的發現紀錄與侵擾事件報導,逐步促成了草鴞研究和保育行動的進展,而我們...
2021-11-25 15:46
宜蘭蘇澳海域17日發現一隻偽虎鯨擱淺,救援後送往基隆照護,經連續九日治療,救援團隊評估偽虎鯨各項檢查指數趨於穩定、達野放標準,於今(25日)從基隆八斗子漁港野放成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表示,國內長達27年的鯨豚救援歷史中,僅有七例...
2021-10-29 10:23
「30x30」目標,即2030年前,要保護全球30%的陸地跟海洋,特別受到本屆大會的支持與重視,並已寫入《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草案當中。
2020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主視覺。圖片來源:tweet&nbs...
2021-06-29 10:28
從河說起系列文章的關鍵字中,常常出現「孔隙」這個詞。在河溪治理工程中,也開始出現「多孔隙護岸」的說法和做法。大家在乎的孔隙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用一些溪流裡的影像,讓生物自己說話,關於他們利用的孔隙。
孔隙其實不一定是(而...
2021-06-03 09:36
編按:王光祿釋憲案引起社會關注,不僅因為這是原住民議題首次進入釋憲法庭,也因為本案代表了原住民狩獵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遭遇的種種不理解、以及在制度上的齟齬。儘管大法官做出釋憲結果、總統蔡英文特赦王光祿個人,也仍未觸及上述根本問題。本文作者從《...
2021-05-21 09:12
總統特赦布農族獵人王光祿 府:促進原住民族群主流化發展
總統蔡英文在連任就職週年特赦因獵山羌給母親吃遭判刑的原住民王光祿,這是蔡總統任內首次特赦。總統府發言人表示,總統考量王光祿的狩獵是為供罹病的家人食用,特赦王光祿彰顯政府尊...
2021-05-18 08:55
想看溪流裡的生物多樣性,「溪石」是隱藏版的主角。溪石對水域動物而言,影響了食住行,轄管範圍從底棲的水生昆蟲到上空的溪澗鳥類。「KEYSTONE基石」這個詞源不僅發想自建築的基礎,也很貼切河溪生態系的日常。
大石形成跌水...
2021-04-22 10:58
獨立報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地球上生態完好無損的土地只剩3%,顯示人類活動對物種棲息地的破壞程度比過去所想的要大得多。
根據一項新研究,地球上生態完好無損的土地只剩3%。亞馬遜雨林砍伐照。照片來源:Araquém Alc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