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化 | Page 3 | 環境資訊中心

原住民文化

2022-08-05 10:21
20年前,一個在畢業前夕踏上蘭嶼的研究生,在這土地上深感自己所學無用,而下定決心在此落地學習,且成了老師。然而,面對原漢的文化衝突,她從一度不知所措,到將科學知識整合進雅美族的傳統智慧,讓曾被視為「迷信」的原民傳統,在學校教育底下獲得翻轉及...
2021-12-27 23:51
凱文·科斯納的電影《與狼共舞》,描述19世紀前歐洲殖民者未進入北美中西部荒野時,當地印地安原住民仰賴土地上的自然資源,以狩獵採集集體生活的樣貌。電影中百萬頭野牛在草原上遷徙,壯闊的場景令人震撼而感動。 為了準備族人過冬食物,印...
2021-12-20 10:30
屏東平原上,住著一群馬卡道族人,歷經顛沛歲月,漸漸失去身分認同。隨著夜祭舉辦以及社區發展,馬卡道族人開始走出新的未來。 屏東萬巒的老埤社區從2015年開始,馬卡道族人在每年農曆10月15日舉辦夜祭。 國小學生努力...
2021-11-30 10:30
大約在20年前,具有軍隊背景的一群商人與中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合資,建造緬甸最大的燃煤電廠。在這之後,當地原住民族巴奧(Pa’O)與當約人(Taungyo)的社會經濟生活就此遭到破壞,連一起參與電廠抗爭的撣族(Shan)與緬族(Bamar)人...
2021-11-23 10:30
相較於林木茂密的熱帶雨林,在排列齊整的油棕園中,顯然更容易掌握婆羅洲鬚豬(Bornean Bearded Pig,學名:Sus barbatus)一臉鬍鬚的灰棕色身影。然而當今在油棕園內的獵豬活動,還是遭遇到了特別的挑戰——鬚豬變得更容易受...
2021-08-20 09:10
2021金曲獎即將登場,每年的金曲獎入圍名單類型多元,有嘻哈有搖滾,有民謠有電音,流行音樂不僅僅是娛樂,也經常反映著當代的社會所關注的議題。一首歌曲在短短5分鐘的時間,要訴說故事、傳遞理念,歌手就像是吟遊詩人一樣,透過流行音樂的傳唱,把想說...
2021-07-26 10:30
布農族是台灣登山界公認的登山好手,而花蓮縣卓溪鄉的布農族人,更曾是活躍在中央山脈以東,拉庫拉庫溪流域的主人。1930年代,日本政府有計畫的將他們集團移住平地,至今將近百年、耆老逐漸凋零,他們該如何找回在山上的文化? 花蓮縣卓溪...
2021-06-27 08:29
身為一名白浪(漢人),有一段時期我總是極度羨慕著原住民可以信手捻來就講出自己的故事,部落的故事、家族的故事、遷徙的故事、獵人的故事,那些舊事在口齒唇舌之間被反覆練習,聽起來一切如新。 最近因為布農獵人王光祿釋憲案和特赦案,讓我...
2021-06-03 09:36
編按:王光祿釋憲案引起社會關注,不僅因為這是原住民議題首次進入釋憲法庭,也因為本案代表了原住民狩獵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所遭遇的種種不理解、以及在制度上的齟齬。儘管大法官做出釋憲結果、總統蔡英文特赦王光祿個人,也仍未觸及上述根本問題。本文作者從《...
2021-04-15 09:49
原住民因為狩獵傳統而被冠上了生態浩劫兇手的罪名。為原住民羅織此沈重罪名的漢人須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原住民不准打獵,能否上超市購買工業化生產的動物食品?第二,全球飲食文化若非受西方殖民暨資本主義影響,過度消費,而是以原住民的傳統智慧為師,酌...

頁面

訂閱 RSS - 原住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