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 Page 6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副刊

2023-05-08 12:00
「白翎鷥,捙畚箕,捙到溪仔墘。跋一倒,抾著一仙錢~」 這首閩南語唸謠相信不少人都有聽過,歌詞描述白鷺鷥拖著畚箕走到溪邊,不小心跌了一跤,沒想到卻因此撿到一塊錢,寓意禍福相依。白鷺鷥是台灣常見的鳥類,記憶中不論是淺山、溪溝、農田甚至海濱...
2023-05-01 09:45
每個人小時候應該都有看過Discovery或國家地理頻道的非洲動物系列。許多人這輩子的夢想之一就是到非洲看動物大遷徙,但與其當個過路觀光客,國際動物志工更能實際參與保育的工作、帶來改變! 非洲動物走私盜獵嚴重,常常看見新聞報導走私象牙...
2023-04-26 10:33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廠警鈴大響,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被動員前往。有些人再也沒有回來過;有些人回來了,卻帶著一生都擺脫不掉的疾病。 37年後的2月,台灣出版了波蘭作家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的...
2023-04-24 13:40
​每每到國外,都會去走訪當地有特色的建築,因為從建築可推敲出當地的歷史文化,是認識一個地方很容易入門的方式,比如去歐洲看教堂、到日本看合掌屋等,就是以建築著名的行程。 而在深坑,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土埆厝、石頭屋、閩式三合院、日式洋樓等...
2023-04-17 11:53
不起眼的路邊,雜草蔓生的荒地,都有機會找到火炭母草。紫紅色嫩莖,葉面上的V字型斑塊,都是它明顯的特徵。火炭母草是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可蔓延達數公尺,常在地面匍匐生長或攀附其他植物,通常以群落方式出現。 它有近30個俗名,其中較常聽到的...
2023-04-10 14:59
炮子崙在行政區域上屬於阿柔里,在空間上住戶分散,山上都是世居農戶,百年前的種茶榮景已不復焉,年輕人多移往城市工作或者生活。茶產業的興衰見證深坑的產業變遷,產量規模雖已不復以往,但是「茶原鄉」卻留下豐富的人文地貌,舉凡人情、自然生態、水利設施...
2023-04-03 12:00
你吃菇嗎?作為氣味濃郁的一種食材,我所遇過的人對菇的評價十分兩極,有些人迷戀它獨特的氣味,也有些人對這樣的味道、口感敬謝不敏。香菇、杏鮑菇、金針菇、松露、木耳……等都是常見可食用的菇,在生物學裡這些菇被分類在一個叫「真菌界」的家族,但相比起...
2023-03-27 11:17
西元1812年,時任噶瑪蘭廳通判(地方首長)的姚瑩,有感於從艋舺至宜蘭淡蘭官道路程遙遠,於是實地勘察了幾條距離更短的路線,其中一條路線從艋岬至礁溪只需原先官道的一半路程,他在《淡蘭擬闢便道議》中有如下的描述:「此間山平多種茶,自茶園中行」 ...
2023-03-20 14:29
我對蟾蜍第一次有明確的印象,大概就是國文課本中沈復的《兒時記趣》了吧……這篇虐待動物的經典文章裡,有一段是這樣寫的:「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後來的事大家也都很熟悉,這隻跑錯地方吃東西的蟾蜍,就這樣...
2023-03-13 11:36
近年來在官方及民間社團通力努力下,許多淹沒在蠻荒中的古道,終於重新以新面貌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其中以淡蘭古道最具代表性。淡蘭古道的整建,除了整理舊時資料,探勘路線、除雜草、移除橫木之外,山徑更多以手作步道形式重新鋪設損毀的道路,沿途的指示牌也...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副刊 訂閱 環境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