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2023-10-23 13:49
孩子的成長不只有父母、同儕或寵物的陪伴,還有森林、草原、溪流、石虎、穿山甲等非人的陪伴。圖僅為示意。圖片來源:Nathan Dumlao/Unsplash
《困惑的心》是鮑爾斯的第13本小說,出版於新冠疫情肆虐之際的2...
2023-10-16 14:24
有一陣子在與同事辨識山蘇,試圖找到台灣三種山蘇中最好吃的「東洋山蘇花」。找尋的時候發現水泥壁面上,長著許多小小圓厚的葉子,除了小圓葉子外,也夾雜一些長條狀的葉子。我好奇道,「這會不會是山蘇的小時候啊?」打開iNaturalist查詢,搜尋結...
2023-10-02 13:00
聽麻雀吱吱喳喳、看綠繡眼在樹林間跳上跳下,還有台灣藍鵲拖著長長的尾巴……
你今天和野鳥做朋友了嗎?
熱愛大自然的野地生態畫家劉伯樂,傾注長達20多年的賞鳥經驗,透過畫筆呈現人與鳥的和諧生活。劉伯樂以藝術家的美感和繪畫技巧,以及愛...
2023-09-25 11:09
身為一位熱愛園藝的農婦,在鹿寮坑潮濕多雨的時節,蝸牛成為我心中的痛,幾乎所有植物的嫩葉或是多肉植物一律成為蝸牛的盤中飧,欲哭無淚。不過某天與斯文豪氏大蝸牛的巧遇,立即被牠高顏值和優雅的體態給圈粉。吃吧吃吧!如果可以成為台灣特有種的食源供應者...
2023-09-18 13:52
2022年許爾志博物館「國際合作節」慶祝活動。
去(2022)年國際合作節,德國合作運動精神領袖之一的許爾志(Hermann Schulze-Delitzsch)博物館舉辦睽違兩年的慶祝活動,消費社、住宅社、美髮用品供...
2023-09-11 13:25
「喜歡昆蟲的小朋友請舉手!」這是我向小朋友介紹昆蟲時,一定會互動的問題,通常舉手的人不多,反而是有許多小朋友露出害怕的神情,或許讀者們也有一樣的反應。的確在我們生活中時常遇到的昆蟲不外乎蟑螂、螞蟻及蚊子都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不過也會有小朋友很...
2023-09-04 12:00
說到最常見的鳥,你會想到誰呢?相信很多人的腦海裡浮現的是外來種八哥。但除了牠們之外,其實有三種鳥,過去因為十分常見而獲得城市三劍客的名號。這次就來介紹其中一個成員——白頭翁,牠和麻雀與綠繡眼並列為三劍客。白頭翁雖然常見,但牠可是台灣特有亞種...
2023-08-28 13:00
編按:《無神之地》透過法國攝影師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的鏡頭,與台灣野生動物照養員郭佳雯的文字,傳遞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日常,本文節選書中記錄照養員照護老虎「跳跳」的過程,向所有讀者詢問一個問題:牠到底經歷...
2023-08-21 13:47
陳建行是早期規模化種植有機牛蒡的先驅者。
富含營養的牛蒡一向是好用又養生的天然補品,有「最平價的人蔘」之稱,但台灣有機牛蒡卻少之又少, 其實早在20多年前,屏東歸來就有人種植了!
南部手法蒸炊的牛蒡肉圓,美味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