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 Page 10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副刊

2022-07-29 14:25
4月初漫步在自然谷棲地,一路過關斬將(像是移開蜘蛛網、撥開蕨類、跨過倒木…等等),腳邊突然探出細莖枝極多的鋸齒嫩綠葉,更迷人的是彷彿像是梅花的五瓣小花,氣質非常清新脫俗,她名叫梅葉冬青。或許對一般人來說有點陌生,但如果說她是歐洲聖誕紅的親戚...
2022-07-22 15:09
古道顧名思義,是過去先民開發的路。台灣古道縱橫山野,有些至今仍能通行,有些則已被草木掩埋。深坑做為從台北盆地通往宜蘭的門戶,古道如織,多銜接淡蘭古道,記錄了先民開墾的足跡。由鄭福田文教基金會與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共同策劃的「深坑溯源」系列文章...
2022-07-15 17:05
「嗶嗶嗶嗶嗶嗶嗶──」短促而連續的聲音迴繞林中,喜歡自然觀察的人都知道,這是夏夜賞螢時最常聽到的聲音。若循聲找尋,會發現聲音源自草叢中、樹林裡及竹林內。這個聲音也是自然谷夏季最常聽見的樂曲,在木屋前平台到廚房邊的山坡,從入夜開始此起彼落的合...
2022-07-08 16:05
《守護馬來熊的女孩》作者阮莊留給讀者的訊息。圖片來源:菓子文化 每個人的記憶中,總有一個角落,存放著與動物相關的畫面:牠們可能是那些因為「可愛」而被飼養,最後卻在疏忽或照顧不當的情況下,未能善終的「寵物」;可能是在動物...
2022-07-01 11:15
工業革命曾使倫敦的霧受到污染,成為一種霧與煙和煤煙的混合體。霧霧的骯髒黃色使它贏得一個「豌豆湯」(pea-soupers)的綽號。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RHiNO NEAL/flickr(CC BY-NC-ND 2.0) ...
2022-06-17 14:15
作者以實際境遇書寫、提出發現:跟適合的土壤真菌建立連結,是否對樹木的健康不可或缺?圖片來源:Tim Gage(CC BY-SA 2.0) 尋尋覓覓了幾個月,我終於找到三塊平坦的皆伐地,而且都是原本要種松樹卻沒種成的公有...
2022-06-10 15:44
春天百花齊放,家附近的野花通常是醒目的黃白小花,像是蒲公英、黃鵪菜,咸豐草⋯⋯等等,通常若是需要昆蟲幫忙授粉的花,會因每種昆蟲視覺的條件不同,演化成吸引昆蟲造訪的顏色。 看到滿路的小黃花,也就不難聯想到是為了吸引到喜歡黃白花的蟻、蠅、...
2022-05-27 12:32
蕨類,一個古老的植物族群,在種子尚未出現之前,透過孢子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繁衍後代,大概是當時候的「高科技」吧。遠在四億年前,裸蕨植物開始出現,慢慢演化出不同的分支,相對於苔蘚類的植物,它多了維管束這個構造,能幫助它長得更高大,也因此在更具有...
2022-05-20 19:13
東卯黑熊。資料照,東勢林管處提供。 神獸之名與狩獵禁忌 在給東卯黑熊掛上編號37568頸圈之後[1],我心想,希望你有個新的熊生,或許改個名字吧,頸圈編號數字上有6(順)和8(發),配上5台語的諧音「有」,感覺不...
2022-05-13 12:30
編按: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是每年12月中旬到隔年1月初,在全台灣(包括離島)各地舉辦的鳥類計數活動。由資深的「鳥老大」做為領隊,讓沒有經驗的參與者也有機會與大自然直接互動,透過公民參與,取得單靠科學家難以取得的大量資料。而每位參與者...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副刊 訂閱 環境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