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工作假期在花蓮 整復菸樓 傳承耆老智慧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生態工作假期在花蓮 整復菸樓 傳承耆老智慧

木梯、泥牆、魚鱗板 分組施作 揮汗上工啦!

2006年08月07日
本報訊(李育琴、張文樺報導)

環境資訊協會李永展與台灣拜耳總經理李克(Harald Liedkte)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台灣拜耳公司合辦的2006年生態工作假期今(6)日步入第二天。30位國內外志工經過第一天花蓮南華村自然人文風情的體驗,今天正式「上工」!上午集合時間一到,志工們整裝待發,騎鐵馬前往菸樓,在73歲的邱琳福等老師傅的指導下,分3組施作,假期間將完成菸樓修復工作,包括釘製工作室內魚鱗板、製作通往菸樓上層儲藏室的木梯,以及菸樓外側的泥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李永展認為:「老師傅教導志工從做中學,志工可以親自體驗老師傅的傳統技藝,了解維護古蹟和保留傳統建物的重要性,很有意義。」

志工們鬥志高昂、聚精會神地看著師傅的示範與解說,台灣拜耳公司總經理李克(Harald Liedkte)也捲起褲管,與其他志工一同體驗傳統的泥牆製作,他表示,來到南華村一邊學習老師傅的傳統技藝,一邊重回童年玩泥巴的樂趣,充分發揮了工作假期既可玩樂又能學習的目的。

志工依工作內容分為三組,第一組由陳武忠、李英昌師傅帶領,在工作室中學習傳統木工裝潢,完成魚鱗板牆面的製作。志工今天的進度是拔除舊結構的釘子,以及完成工作室的支撐架構。日籍志工佐佐木孝子(Takako Sasaki)、近松千惠(Chie Chikamatsu)以及英籍的Prasanna Probyn等娘子軍都參與,一開始直說好難、好難,幸而師傅耐心解說,之後漸入佳境。

主辦單位解說工作內容          用腳踩踏將泥團和稻草混合          團隊工作中

泥牆組工作由91歲的宋阿千與助手蕭松芳負責教授,主要是還原從前的施作方式,就地取材將泥土分別混合稻草、米糠等,作為菸樓牆面的素材。志工在接下來的三天會進一步完成「展示牆」,讓竹編、稻草泥漿和石灰三層泥牆結構分別呈現,往後到菸樓參觀的民眾可以清楚了解泥牆的製作過程。

泥牆組志工分為兩小隊,一隊手腳並用,用腳踩踏將泥團和稻草混合,師傅提到,這從前是牛在做的工作!而今天對志工來說,卻像是享受「腳底按摩」一般。明日香景觀保存志工協會會長三木健二(Kenji Miki)表示,「這種泥牆製作方式,是日本幾十年前才有的,現在日本只有有錢人或有興趣的人,才會用這種傳統的方式來建牆。」他覺得親自用腳踩踏泥巴,非常有趣。

泥牆組另一小隊也完成了泥牆的第一層——竹編部分。志工們將竹子剖成細片,橫排釘在柱子上,再縱向用鐵絲綁緊,形成交錯整齊的竹編牆面。明天就要將稻草泥料敷上去,完成泥牆。經過親身實作,志工這才體驗到傳統技藝不是隨隨便便三兩下可學好的,志工莊潔說:「看師傅做看起來很簡單,跟著做卻不一定做得好,真得值得好好揣摩學習。」

木梯組木梯組則協助完成通往菸樓二樓的木梯,由邱琳福、邱文正兩位師傅領軍,將傳統木工講究的細節──包括接榫、榫頭、榫孔的正確作法,展現得淋漓盡致。志工邊作邊學,使用刨刀、鑿、鋸等傳統木工器具,刨平階梯踏板、鑿洞嵌合木梯等等,雖然學得辛苦,但也玩得不亦樂乎。

為了不辜負志工一番熱情,帶隊師傅無不拿出渾身解數。邱琳福近來積極參與南華社造,他精湛的傳統木工功力和饒富興味的講解,讓志工聽得著迷、受益良多,他很自豪的說:「我做木工這麼多年,釘木頭純熟到節奏分明,別人聽到聲音還以為在打鼓玩樂起來,其實我是在作工!」為當地砌石修復工程擔任顧問的宋阿千,指導泥土和稻草混合時,志工哪些地方還踩得不夠、稻草是否均勻分佈,他都一絲不苟地再三叮嚀;在工作室裡仔細觀看志工釘製魚鱗板支架的陳武忠師傅,也細心說明、親自示範,讓志工了解魚鱗板的獨特製作方法。

地方耆老是南華的重要資產,除了這些工藝精湛的師傅,兩位老師傅彭獻榮和曾福榮,都是年紀超過80歲、吉安地區碩果僅存的蓋菸樓師傅,透過社區舉辦的研習課程,他們的技藝得以傳遞給年輕的一代,並且將之記錄下來。現場教學的邱琳福師傅表示,今天志工完成的進度相當不錯,剩下的細節在往後兩天再慢慢去修,如果可以讓各組志工都體驗其他組的工作內容,讓更多人學到這些傳統技術,是傳統工藝師傅最大的期望。

老師傅蓋菸樓、做木梯、釘製魚鱗板等技藝,是地區文化歷史的重要史料,參與「2006生態工作假期」的志工,正體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一場饗宴。

來自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的Prasanna Probyn參與工作室整建          日本明日香景觀保存志工協會三木健二(Kenji Miki)、新開高尾(Takao Shingai)          國際娘子軍佐佐木孝子、近松千惠、Prasanna Probyn

【幕後花絮──初英山腳下的南華風華】

走入花蓮縣吉安鄉的南華社區,這個全村僅有1300人的傳統農村社區,景色令人驚艷。日據時代即開鑿的初英水圳,水圳中奔流的水來自遠處的奇萊山,兩旁搖曳的烏桕和苦楝,以及用傳統工法砌石圍起的石牆田埂,在夕陽照射下呈現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融合之美。

南華社區主要為客家族群,這裡家家戶戶都保留了舊時的曬穀場,棋盤狀的街道,蜿蜒的小道指引你到為數不多的各家房舍。為了保留農村特色,南華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與村長及村民們自發性地持續進行傳統文化、風俗、建築等維護與傳承工作。今日走入南華社區,放眼所見的石埠、僅存的菸樓、竹茅屋,都是南華社區的重要文化資產,社區積極延續客家文化,營造出屬於東部客家聚落的風貌。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生態旅遊,保有傳統風貌和自然生態景觀的地區,在社區總體營造和社區培力觀念挹注和積極運作下,各自發展出富有地區特色的生態旅遊景點。南華社區位於台灣東岸的花蓮縣,在後山保留了傳統文化和地景,發展出當地獨有的特色,對於嚮往到東部體驗農村生活的旅遊民眾,是有別於一般旅遊景點的選擇。

南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溫文谷表示,南華社區環境改造工程醞釀多時,從傳統砌石工法與菸樓建築技藝開始,這兩種傳統技藝是先民智慧的呈現,因此為了傳承古老技術,「後生仔」開始和當地耆老學習,希望為南華村留下屬於客家移民村的古老智慧和技藝。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