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0日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摘錄自11月18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繼2005年首度在南海東沙西南海域採集到兩個站位的冷泉碳酸鹽結核樣品後,中國科學家2007又在這個海域採獲冷泉碳酸鹽結核樣品,還發現與可燃冰密切相關的現代甲烷冷泉活動,進一步證明這處海域是潛在的可燃冰遠景區。 海洋土地利用中國新聞東沙甲烷冷泉碳酸鹽生態保育土地水文 相關文章 泰國:跟著海草一起減少的儒艮 2025/04/08 台灣首見完整長須鯨擱淺個體、大阪通天閣電力實現100%可再生能源、南極冰山崩裂露出新海域 2025/04/07 漁業署預告沿近海禁捕花鯊、黑鯊、蝠鱝科 違者可罰15萬元 2025/04/01 從加拿大經驗看台灣,為什麼需要替鯨豚設立海洋保護區? 2025/04/01 儒艮時隔88年現蹤宜蘭外海、緬甸8.2強震已釀上千死、研究揭法國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下降 2025/03/31 林保署推動獵具改良3.0版、研究揭露擬皺唇鯊會發聲顛覆認知、澳洲西岸珊瑚礁大規模白化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