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蕙 | 環境資訊中心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文章列表

2020-12-23 10:09
鳥類是環境的重要指標生物。台灣記錄到的野生鳥類共有674種,其中有52種野鳥生存受脅,29種繁殖鳥類及15種度冬水鳥的數量下降中。到底台灣鳥兒怎麼了?台灣首份國家鳥類報告正式公開,整合了台灣賞鳥志工長期監測調查鳥類,將台灣的鳥兒現況公諸大眾...
2020-12-18 10:46
在台灣外海漂流或沉入海底的廢棄物,面貌為何、有多少?這個問題是民間與公部門長久來亟欲解答的問題。海保署成立後,透過公私協力達成「潔淨海水」願景目標,將「海漂(面)、海底廢棄物」(下稱海廢)及海洋油污染清理列為重點。今年除了即時清除超過40公...
2020-11-26 17:05
「綠色保育標章」從看見水雉遭遇的傷害,開啟與當地農友的對話,將耕作方式導向友善環境、友善生態的方式,整整推動10年時間。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昨(25日)發表綠色保育故事集及建構農田生態永續計畫。執行長蘇慕容受訪時指出,綠色保育標章十年來提...
2020-11-16 10:33
由農委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發行、委託台東大學教授劉烱錫,整理鄒族高德生長老口述編撰、種籽設計操刀繪圖設計的《鄒的植物書》,記錄近300餘種植物,13日(上週五)舉辦發表會。來自特富野、達邦的鄒族長老、頭目,以祈福儀式祝福這本書引導讀者認識...
2020-11-12 10:30
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等大型軟骨魚,未來可以安心靠近台灣沿海!農委會漁業署10日宣布,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等三種物種,即日起禁止捕撈,民眾意外捕獲時應立即放回海中,並於返港時主動通報漁獲資訊。 巨口鯊、大白鯊、象鮫正式禁捕,漁業...
2020-11-12 09:59
前言:一些珍貴的地景,被視為人類文化遺產保留下來,其中包括因人類活動創造出的動態地景。聯合國農糧組織(FAO)「世界農業遺產」(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即...
2020-11-09 10:23
泰國原住民族「克倫族」有一個流傳數百年的傳統,當嬰兒出生後,家人會將新生兒的臍帶綁在樹上,代表新生兒與這棵樹之間特殊的聯繫,這麼重要的一棵樹,自然也受到保護。然而,當克倫族醫院落成之後,到醫院生產的克倫族婦女,因醫院不願意交出臍帶,而失去實...
2020-11-02 10:27
寸土寸金的都市叢林,雖想變身都市農園,但是陽台、露台該種什麼菜、怎麼澆水最省能源等問題,讓人卻步不前。歷經2年都市大樓場域以及作物栽種試驗,農委會桃園農改場推出50種蔬果及香藥草作物名單,民眾只需依栽植環境按圖索驥,就知道該種甚麼蔬菜作物;...
2020-10-30 10:30
靠山吃山的自然資源利用,原是代代相傳的知識,過去原住民族因傳統領域與國有林高度重疊,而限制其自然資源使用,間接中斷了傳統生態知識的傳承。 隨著民主意識抬頭,《原住民族基本法》和《森林法》創修,使傳統領域森林採集有法可循。另一方面,如何...
2020-10-28 10:17
今年大年初一發現擱淺於台東長濱的藍鯨,屬於哪一個類群呢?學者經初步粒線體DNA比對,與印度洋北部的族群較為接近。致死原因應與套住其嘴部的繩索有關,而繩索上附生的主要為「耳條茗荷」。海委會海保署長黃向文表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筆藍鯨正式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