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蕙 | 環境資訊中心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文章列表

2020-08-18 14:41
全球各地都有招潮蟹,但不一定有淡水蟹!台灣800多種螃蟹中,有43種終其一生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稱為淡水蟹,而且全都是台灣特有種,別無分號。集合國內外螃蟹分類專家[1],在科技部計畫支持下,《台灣蟹類誌》繼第一冊介紹深、淺海蟹類,第二冊介紹潮...
2020-08-13 12:14
古道專家徐如林不久前,帶著布農的年輕人一起走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道。由於老人家年紀大了,無法走全程,為了縫補老青間的斷層,於是帶著青年族人完成這段旅程。沿途,徐如林解釋他們的祖先如何跨越稜線打仗或遷徙,使得年輕一輩潸然淚下。他們認真記錄一路所...
2020-08-12 10:23
工程開發前的生態檢核資料哪裡找?「友善生態給付」從哪裡做起?號稱「綠能」的風、光電,該選哪裡開發?這些台灣社會最關注,牽涉到環境永續的議題,現在透過查詢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庫,就可獲得解答。 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所建置維護的「台...
2020-08-04 10:40
6月中旬,台南官田綠寶田農場主林丙火,不使用化學藥肥種植四角菱的田裡,水雉巢位就在附近,而且小水雉隨時就會探頭。為了維持這片菱角田,陸續收成的7500斤菱角,正在尋找出路。只是大多數消費者在市場看到菱角仁,卻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 為了...
2020-07-20 22:30
友善石虎生態給付今年持續進擊!繼去年先選定苗栗縣通霄鎮及南投縣中寮鄉試辦,今年再往外擴大到石虎分布熱點範圍。元旦起,苗栗縣再新增西湖、苑裡兩鄉鎮,今年還多了《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當後盾,未來縣府規劃朝加疊方向給付,農民不須放棄原有獎勵措...
2020-07-20 21:14
廣原小熊Mulas野放轉眼兩個月了,從台東林管處發布的訊息得知,Mulas最近常在山區稜線西側活動!推測穩定的食源,是使牠流連於海拔1000-1400公尺山坡的主因,藉由翻越稜線、下切溪谷或高繞地形,探索、熟悉這個家園。然而,在失怙或其他原...
2020-07-20 10:03
兇狠圓軸蟹繁殖期已屆,入夜後為數眾多的母蟹陸續出發,前往海邊釋幼。台江國家公園內青草崙堤防防汛道路上,已出現路殺抱卵個體,除此之外,更有民眾大老遠摸黑前來捕捉陸蟹,使得母蟹降海釋幼之路危機四伏。台管處邀請大眾守護陸蟹,也呼籲少數不法之徒勿以...
2020-07-20 09:48
恆春半島陸蟹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山大學博士候選人李政璋在墾管處支持下,歷經3年陸蟹調查研究,發現擬相手蟹科5新種、2新紀錄種;其中4個新種來自港口溪,使得港口溪陸蟹總數累積達49種,穩坐「陸蟹之河」寶座。 恆春半島港口溪陸續發現...
2020-07-16 10:38
隨著全球卓越企業意識到環境責任,越來越投入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台積電也簽下20年購買沃旭旗下所有離岸風場發電。只是台灣再生能源夠「綠」嗎?以台大為首的跨國研究團隊,即以風場打樁音量對海豚免疫功能的影響為研究主題,結論是水下噪音聲曝值(SEL...
2020-07-14 18:09
當巨口鯊保育議題受到台灣社會關注之際,去年召開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或稱華盛頓公約)第18屆簽約國大會上,再將18種因漁業撈捕受脅的軟骨魚列入附錄二名單。台灣哪些軟骨魚最該優先投入保育資源?上週海保署舉辦的研討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