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09:35
新北市林口外海發現鯨豚擱淺!上週六(17日)上午,民眾通報林口下福沙灘發現2隻活體瓜頭鯨擱淺,新北市政府動保處隨即轉知海保署,並啟動海保救援網機制。評估後發現無法立即野放,於是就近聯絡野柳海洋世界,並獲得全力支持;經過一天照顧,已於18日晚...
2020-10-14 10:33
是什麼物種這麼美,以「晶」、「鑽」、「翠」、「玳」、「璀」、「藍」、「蘭」、「綺」等字當屬名?答案就是灰蝶!台灣約莫450種蝶類中,超過1/4為灰蝶科。儘管科名中有個「灰」字,卻有「蝴蝶王國小精靈」之稱;多數灰蝶除了擁有美麗的外表,出身更是...
2020-10-13 10:35
武漢肺炎疫情帶動國民旅遊,尤其秋季微涼的氣候,正是台灣賞玩山林最佳季節。只是秋天大量外出的不只是人類,此時也是野蜂為了度冬,頻繁覓食、儲備能量之際,尤其若遇虎頭蜂螫刺事件最掃興。
避免人蜂相遇帶來的致命吸引力,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發布「避...
2020-10-13 10:32
1866年,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根據斯文豪(Robert Swinhoe,又稱郇和)從台灣「打狗」採集的一種蝴蝶,發表為「Lycaena nisa」,但因缺乏圖片,百年來沒有人曉得這種「華萊士蝴蝶...
2020-10-05 16:04
(接續上篇)研究團隊於原生地種下的紫苞舌蘭(Spathoglottis plicata),仍禁不起無止盡的採伐。
遏止野外族消失,除了難以避免的天災,利用少數野生族群果莢,人工雜交選育,商業繁殖園藝化,讓過去市場上昂貴的蘭花價格平民化...
2020-10-05 10:20
(接續上篇)帶著1000多棵紫苞舌蘭小苗,農委會特生中心研究團隊,風塵僕僕從南投出發前往蘭嶼,除了致贈給蘭嶼居民帶回家裡種植,也與幾位志願提供土地做為復育田的女性合作。在水芋田埂上,種下紫苞舌蘭,再現傳統農田饒富生趣、蘭花綻放的景象。
...
2020-09-28 09:00
在蘭嶼婆婆媽媽殷切期盼下,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人員從原生地採集培育的紫苞舌蘭(Spathoglottis plicata)種苗,隨著研究人員一路從南投縣集集鎮,搭車前往恆春半島後壁湖,再搭兩小時的遊輪抵達蘭嶼,並以三天時間送出近...
2020-09-15 10:09
肥水不落外人田,這句話如今有了保育新解。花蓮靠海的噶瑪蘭新社部落,這裡的水梯田一路延伸到海。幾年前,居民看著過去美麗的珊瑚礁,因慣行農法而蒼白,為了恢復珊瑚健康的容顏,部分族人不但自主發起珊瑚礁監測、轉作有機農法,現在更與花蓮農改場合作,透...
2020-09-07 12:01
台東桃源pasikau部落祭祀廣場,傳出報戰功渾厚響亮的聲音,向祖靈、族人宣告,失落30年小米種植傳統再度引回,不管是保種、復種小米都不成問題,也讓傳統文化有了實踐場域;這些事蹟更透過新書《台東桃源部落:pasikau種是為了你》出版,將過...
2020-09-01 10:02
歷經6年預告、農業委員會及海洋委員前後接棒,不斷溝通協調,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在昨天公告,今(9月1日)正式上路。公告面積廣達763平方公里,範圍包括苗栗、台中、彰化、雲林等四直轄市、縣(市)海域,打破台灣最大重要棲息面積以及跨越最多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