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蕙 | 環境資訊中心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文章列表

2020-02-13 10:45
我們知道台灣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這與位處黑潮、東海及南海等大海洋生態系[1]交界有關。如何讓海龜上岸產卵、遷徙水鳥得以養精蓄銳、蝦兵蟹將隨潮起潮落現身,關鍵就在健康的棲地。 海保署近日發布「珊瑚礁、海草床及紅樹林三大熱帶生態系」第一年...
2020-02-11 10:00
大年初一在台東長濱海岸擱淺的巨鯨,經通報「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進行解剖及型態、遺傳基因比對,從原本以為的長須鯨,確認為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這也是首度在台灣外海記錄到的藍鯨個體。 大年初...
2020-02-06 09:53
隨著「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擴散,全球繃緊神經抗疫,就怕2003年SARS噩夢捲土重來。在這波解析病毒過程中,蝙蝠扮演的角色再度受關注。事實上台灣在歷經SARS、狂犬病、禽流感等疫病衝擊後,相關的野生動物監測機制已經搭建。農委會...
2020-02-05 10:55
在台灣象徵福氣的動物,非蝙蝠莫屬。台灣原生蝙蝠有37種,其中的台灣狐蝠,在研究者眼中更是與石虎、黑熊、水獺並列為「四大神獸」,一度以為消失於本島,經過一年調查,研究團隊在花蓮紀錄到穩定族群,若加上龜山島、綠島族群,估計約200隻上下。在花蓮...
2020-01-30 18:08
百多年前,約瑟‧沃爾夫(Joseph Wolf)為台灣雲豹留下身影,至今仍栩栩如生留在台灣民眾心中。可是,在台灣消失多年的台灣雲豹,如何得知牠的長相?終身未離開歐洲的他,能一筆一畫描繪出台灣雲豹的特徵,端賴郇和(Robert Swinhoe...
2020-01-21 10:43
海洋委員會成立後,白海豚保育業務轉手給海洋保育署,一年多來,保育現況如何?海委會海保署昨(20)公布去(2019)年一整年「台灣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調查資料,以及47隻白海豚辨識特徵的資訊一併公...
2020-01-20 18:20
什麼醬油這麼厲害,散發淡淡的檸檬香氣又能解膩?又是什麼醬油沒有添加物仍如此回甘?趕在年節前,花蓮農改場與當地老字號「新味醬油」合作,結合國產大豆、以及原住民特色作物,推出「花蓮一號純釀醬油」、「山苦瓜醬油」及「馬告醬油」,三款特色醬油上周五...
2020-01-20 10:25
台灣國土中70%是山林,不但具有豐厚的自然資源,生活其中的原住民部落,以及與自然共處發展出來的傳統文化,更讓台灣擁有全球無可匹敵的特色。延續行政院「向山致敬」政策,交通部也將2020年觀光主題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將台灣高山「奇、險、峻、...
2020-01-09 10:31
海洋野生物保育繼鯨鯊、鬼福魟列入保育類名單進行預告,進一步鎖定台灣外海的大型魚類巨口鯊,由於神祕的習性,難以一窺其族群面貌,然而全球過半數族群紀錄出現在台灣,使台灣身處保育關鍵地位。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即公布巨口鯊調查研究近況,期待透過訊息...
2020-01-07 10:30
台灣第一個以食農教育為主題的展館,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民族植物食農教育館」於南投縣信義鄉落地萌芽,期以傳統植物利用的文化,詮釋食農教育的厚度與可能性。常設展「山野原味」,集合台灣各族群民族植物智慧,選出36種植物為代表,不但都可食用,在生活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