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將提出《溫管法》修法 擬徵「排碳費」納入使用者付費精神
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5),在延長兩天兩夜的討論後,終於在馬德里時間15日晚間9時落幕,成為25年來耗時最久的一次締約方大會,然而成果卻不盡人意,具體達成共識的內容,僅要求各國在明年格拉斯哥(Glasgow)峰會登場前,須提出改良版的減碳計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就在推特上表示,本次結果令人失望,「國際社會錯失了一次能夠針對緩解、調適氣候危機,展現更大決心的重要機會。」
而我國代表團也在16日進行返國報告,本次率團的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雖然台灣並非締約國成員無法進入大會,但仍在COP25期間在會場外與瑞典、英國、德國、歐盟等友好國家及友邦進行了42場的雙邊會談。他強調,台灣作為國際上的一員,「我們在海洋廢棄物減量、溫室氣體管理上都有經驗可與各國交流,有責任也願意貢獻一己之力共同對抗氣候變遷,Taiwan Can Help.」談到台灣經驗與狀況,張子敬則表示,明年3月將會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修法方向,擬將使用者付費精神納入。
COP25在批評聲浪中落幕 台灣成果出爐:46場雙邊會談、25國實質交流
今年COP25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先是原先承辦國智利在10月底,因其國內抗爭狀況片面宣布停止舉辦,導致在會議開始前一個月才由西班牙臨危受命擔負主辦國的任務,隨後又面臨美國川普政府正式遞交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的文件,大會上歐盟及眾多小島國家原本希望設定出更具企圖心的目標,卻遭美國、巴西、澳洲、印度、中國等大國的反對,導致最終協商延宕兩天,才作出折衷決議。
原先國際社會期待COP能處理巴黎協定中氣候危機因應措施、國際碳市場的交易機制、損失暨損害的華沙國際機制等都關鍵問題都未能順利解決。必須延後到2020年11月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的COP26峰會才要繼續磋商,氣候變遷卻持續惡化。
對此,張子敬表示,在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上台灣不會缺席,雖然台灣並非聯合國的成員,因此不能以締約國的身分參與大會,但多年來都以NGO的名義「有意義」的參與COP,「我們主動配合公約要求,通過《溫管法》,訂定國家的溫室氣體短中長期的減量目標。」
張子敬說,這次透過COP,台灣不只是跟吐瓦魯總理、史瓦帝尼總理等13個友邦進行雙邊會談,更與瑞典、英國其他西方先進國家交流彼此的環境策略,「台灣的能源大部分仰賴進口,未來若要能落實更具企圖心的溫管目標,需要參考他國執行的方式,來精進國內的減排工作。」他說,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也必須共同來想辦法解決,「台灣除了有意義參與,更要將Taiwan Can Help的訴求傳遞給國際社會,來提高我國的國際能見度。」
今年代表團除了環保署、外交部等,成員還包括工業技術研究院、台灣技術研究院、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等專業單位,台北市、台南市等城市代表,以及立委葉宜津、陳曼麗、余宛如等國會代表共同與會。
外交部政務次長謝武樵就說,參與國際事務一貫秉持專業務實有貢獻,集合地方中央、政府與民間、學界等各單位的能量,組成代表團投入到前線去,「我們不是締約方大會的成員,不能在會場內參與討論,但是我們要讓別人知道台灣如何跟上世界的腳步,除了佈設攤位,也在場外辦理雙邊會談,外國代表團願意出來與會,就代表了他們的重視。」
謝武樵說,本次大會相繼有吐瓦魯、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貝里斯、海地、宏都拉斯、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史瓦帝尼及瓜地馬拉等13個友邦以發言或致函方式,呼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活動不應將台灣排除在外,「除教廷循往例不作表態外,友邦尼加拉瓜沒有發言與致函,但有參加外交酒會。」他說,另外有12個友我國家的國會議員以致函公約秘書處、向行政部門質詢或公開貼文等方式,支持我國實質參與。
環管處處長蔡玲儀說,在雙邊會談上各國對於台灣的高資源回收利用率、海洋廢棄物管理措施、生活上的減碳行動都很有興趣,「雖然我國外交狀況受限,但外交部駐馬德里單位除在往返會場的地鐵、接駁巴士購置實體的文宣外,署長也接受了國際媒體德國之聲與ABC日報的專訪,提高台灣能見度。」
明年三月將提出《溫管法》修法 擬徵「排碳費」納入使用者付費精神
不過,台灣所面對的嚴峻挑戰不只是外交處境,溫室氣體減量也面對巨大的挑戰,《溫管法》的第一期管制目標明訂國內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要比2005年的減少2%,然而到去年為止都還是高出目標值的8%,且年降幅不到1%,恐怕有很大的機率會跳票,然而目前的《溫管法》卻也沒有訂定未達目標的處理情況,就曾遭到立委質疑是沒有蘿蔔也沒有棒子。
對此,張子敬坦言,明年要達標的挑戰確實很大,「但是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能源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配合國家能源轉型政策,近年來已經逐漸趨緩,未來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之後,下降的幅度有望加速,長遠來看我們還是有機會達成2030減少30%,2050要減少50%的中長期目標。」
張子敬也透露,環保署正在通盤了解《溫管法》上路後的部分缺失,預計在明年3月就會提出修法的大方向,「包含污染者付費精神如何建立碳定價的機制,這次COP也討論了許多碳稅,而國內在行政院內也積極討論,或許不一定要用稅,可以制定類似空污費、水污費等方法,環保署在這一方面已經有相當經驗,相對容易執行,也確實可以抑制成長、鼓勵減量。」
此外,針對日前德國看守協會公布的年度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評比,台灣退步2名被評為倒數第3名一事,張子敬則說,我國因為不是聯合國會員,因此該國際機構所引用的數據不甚真確,「批評就是改進的動力,雖然我們已經很努力,成果仍有進步的空間。」他說,未來也希望邀請德國看守協會派員來台灣考察,並希望他們能參考我國政府所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