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連任週年 盤點蔡英文環境能源執政成績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520連任週年 盤點蔡英文環境能源執政成績

2021年05月20日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孫文臨、鄒敏惠、許芷榕報導

爆發的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水情緊繃,電力也亮起警戒燈號,總統蔡英文的520連任週年挑戰不少。全面執政的一年間,如同競選時以能源為亮點的環境政見,環境施政仍是側重能源題,100天後亦將面對任內第二次的能源公投,接受全民的考驗。環境資訊中心去年推出蔡政府第二任期的環境能源挑戰,一年後再度檢視,也邀請讀者持續監督。

能源轉型深水區 停電、再生能源進度落後成考驗

能源方面,蔡英文第二任期延續能源轉型為主要政策,目標設定非核家園、2025年達成50%燃氣、30%燃煤、20%再生能源,卻備受挑戰。

首先,再生能源佈建現況並不理想,太陽光電原定2020年底須達6.5GW,但實際達成量僅5.8GW,達成率約九成,能源局估計需延後半年達標。2021年目標為8.75GW更是相當困難,2025則須達到20GW。

再生能源裝置容量與2025目標差異。

裝設進度連帶影響了再生能源的整體表現,2020年因水情不佳,再生能源僅佔5.4%,其餘占比為燃煤45%、燃氣35.7%。

離岸風電方面,原定目標在2020年底應達成將近1GW的裝置容量,但實際僅完成128MW,達成率約13%,距離2025的5.5GW仍待努力。

再來是2021年連續遭遇兩次停電事故,不僅讓全民有感,更引起外界批評缺電。不過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信心並未改變,能源局表示,三座核電廠將陸續運轉滿40年,不會、也來不及提出延役計畫,將於2025年如期除役。

宣示2050淨零碳排 能源配比佇留2025

展望蔡政府第二任期,能源局表示,目前僅規劃至2025年,尚無2030年及2050年的能源配比,但2025年之後,會以每年1GW光電與1.5GW離岸風電為目標,仍維持「增氣、減煤、展綠」政策。

此外,總統蔡英文雖喊出2050淨零碳排的宣示,但詳細路徑仍在盤點中,目前也尚無具體的節能或儲能規畫。

2027年用電上看3000億度 中火燃煤機組有望2035年除役

根據能源局公布的2020全國電力供需報告,2020全國總用電量達2711億度,2021年~2027年用電需求年均成長2.5%。若以此推算,2027年電力需求將達3222億度。

2027年以前,將再增加24.7GW、約四倍的再生能源,也規劃新建約15.7GW的燃氣機組。另有390MW、約1/4的燃煤機組除役。另一方面,立法院已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5.5GW的燃煤機組在2035全數除役,屆時全國燃煤機組將約只剩現有的1/3。

中火。圖片提供:台電
立院要求台中火力發電廠10部燃煤機組要於2035年全數除役。圖片來源:台電

農地工廠繼續失分 依法拆除僅四家

蔡英文宣布任內不允許新違章工廠,但即報即拆執行無法落實,也為外界詬病。2019年修正的《工廠管理輔導法》去(2020)年3月20日正式上路,啟動20年落日條款,同時2016年5月20日之後新建的未登記工廠「即報即拆」。

在修法週年的今年3月,長期監督的環保團體仍出面批評蔡政府政策跳票。根據經濟部公開資料,截至2021年3月1日,全台仍有共163家經官方勘查,認定屬於應「即報即拆」的未登工廠。當中實際依法拆除的工廠僅4家,此外,14家工廠被停止供水供電、73家被勒令停工,剩餘53家已停工、19家則在陳述意見階段。

去年選後,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就曾點評,蔡政府在農地工廠處理上是大失分。未來是否落實即報即拆,還需要民眾監督。

【農地工廠輔導2.0】
農地工廠重新管理,以2016年5月20日為界,之前既存的低污染工廠採「就地輔導」,既存的高污染工廠則輔導遷廠或轉型。在新上路的《工廠管理輔導法》及相關子法中,過去農地工廠管理成效不彰的弊病該如何重新歸位?

國土計畫重頭戲 延至2025年上路

我國國土規畫重頭戲,蔡政府在第二任期的開始即面臨一波修法爭議。原訂2020年4月30日公告的「縣市國土計畫」,因進度落後嚴重,改為延後一年上路,國土法則延至2025年上路,並差一點讓「國家重大建設」不受通盤檢討限制,遭立委林淑芬批評簡直是大開後門。

內政部於2021年4月30日完成18個縣市的國土計畫,正式公告。其中,環保團體關注的全國宜維護農地也險些守不住,所幸最終仍保留全台81萬公頃的總量。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沅諭指出,雖肯定縣市政府表現,但仍無法確知農地實際使用情況,他建議,未來應將農地分級,以引導農業資源正確投入,實質保障農業發展。

【縣市國土計畫】
各縣市政府以2036年(民國125年)為目標,擘劃符合人口、產業、生態等需求的「縣市國土計畫」。這是台灣前所未有的歷史任務,環境資訊中心也不缺席,追蹤18個縣市的審查進展,呈現完整報導。

氣候變遷:減碳不給力 政治動能邁一步

2016至2020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五年,氣候變遷沒有因為武漢肺炎而停下腳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已是300萬年來最高,且仍持續上升。

蔡政府今年起展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的實質修法行動,環保署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簡稱氣候法)草案,外界期待減碳升級,然而2050年碳排目標仍維持降至基準年50%以下。至於中短期目標的「國家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第一期(2016-2020年)已結束,目標為2020年較基準年減2%,是否達標須等待2022年完成計算。

全球氣候盛事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今年底將在英國舉行,僅剩幾個月時間,我國還未繳出亮眼的減碳成績,但在政治動能方面有所作為。蔡英文第二任期選後至今,在不同場合加強氣候治理的角色。2021年新年談話上他提到,面對COP26大會,將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氣候治理路徑。今年422地球日則更進一步宣示,台灣正積極部署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


總統蔡英文官方臉書發文表示,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開始評估並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圖片來源:蔡英文官方臉書

【研商氣候法】系列報導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上路五年餘,問題與批評不斷,已無法跟上國際腳步。環保署提出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承諾強化管制力道、制定碳費等經濟誘因、確立各部會權責並增列氣候調適的條文或專章。但民間與工商部門仍有諸多不同看法。
【COP】氣候變遷大會・系列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UNFCCC COP)每年舉辦,眾所熟知的《巴黎協定》即是在COP21大會上通過。環境資訊中心年年追蹤,帶來最新的減碳訊息。

 

作者

鄒敏惠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

許芷榕

台灣人喜歡居住在狹稠的土地上,像台灣的山,喜歡擠在一起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