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前夕談台灣淨零行動 龔明鑫坦言中期減量目標較先進國家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地球日前夕談台灣淨零行動 龔明鑫坦言中期減量目標較先進國家低

2023年04月1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呼應國際氣候行動,總統蔡英文於2021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宣布2050年淨零目標,國內各部門接連啟動淨零規劃,2022年國發會公布淨零關鍵戰略行動草案,氣候法更在今年2月公布通過。民間關注各項措施成效與可行性,適逢世界地球日前夕,國內環保團體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綠色公⺠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今(19)日共同籌辦「台灣如何邁向淨零論壇」。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國內中期減碳目標設定2030年減排24%(±1%),相較於先進國家「挑戰性不高」,但相較其他製造業國家「也沒有落後」。政府務實評估現有技術,若有新的科技出現,就會將目標提前。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強調,減碳目標必須務實制定,盤點現有技術可能性。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中期減碳目標落後國際? 國發會:務實評估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指出,國發會去年底提出2030年減量24%±1%目標。但聯合國秘書長呼籲以2040年為淨零目標,聯合國科學機構更建議2030年要減43%。就連六都提出的2030減排目標都比24%高,盤點過去提出的政策,都能如期履行的話,2030至少可以減量30%,呼籲政府評估加嚴目標,不要讓2030年成為淨零破口。

龔明鑫說明,淨零路徑建立在法制與科研基礎之上,國發會是務實探討2030年之前的現有能量、做出最大的進步。2030年之後若能應用新的方法科技,減量速度就會比較快。

龔明鑫坦承,比起日本等先進國家,台灣的中期目標挑戰性確實「沒有那麼高」,但相較其他製造業國家也沒有落後。淨零的目標、路徑都會長期滾動檢討,有新的方法就能提前。

約1.5億噸碳排將被計費 碳費費率審議規範年底出爐

新上路的氣候法將開徵碳費,但確切費率與徵收方式仍待子法訂定,會給予企業自主減量優惠。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說明,目前規劃要針對522家年排放量(直接、間接排放)超過2.5萬噸的碳排大戶徵收碳費,估計這些企業的總排放量約每年1.5億噸。

碳費費率、起徵時程交由審議委員會決定,審議會設置辦法8月就會推出草案,年底之前訂定,明年可以開始組籌組、制定費率。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說明碳費徵收規劃。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民間團體呼籲碳費費率2024年應達成新台幣500元、2030年達300元。沈志修回應,徵收碳費不是為了收費,目的是要減碳,比起訂高價,協助企業找出最可行的減碳方式才能加速減碳。沈志修承諾,費率會納入民間意見,長期滾動檢討,不會「一票到底」。


學者以淨零情境回推碳定價水準。圖片來源:簡報

民間自製「淨零追蹤器」 揪出關鍵轉型議題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日並發布「台灣淨零行動追蹤器」,從關鍵戰略行動,依貢獻度選出15項核心措施,如需求面解方、難減部門、零碳電力系統等,建置線上平台,針對每一項核心措施,開放各界互動,提出建議或疑問。討論度越高的議題,代表各界最為重視,後續可作為全⺠監督以及參與淨零政策的基礎。

趙家緯強調,民調顯示,只有36%的民眾知道淨零目標,高達八成都不知道淨零轉型路徑,還有過半數民眾認為不可能達成再生能源占比六至七成,或2040年禁售非電動車等目標。目前政府已提出8年9000億元的淨零預算,但具體目標都必須落實才有效果,期待盡速核定關鍵戰略行動策略,完成社會溝通。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