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珊瑚礁體檢 志工推廣在地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綠島珊瑚礁體檢 志工推廣在地化

2010年09月13日
本報2010年9月13日台東訊,潘佳修報導

2010年珊瑚礁總體檢,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以及阿拉善台灣分會等單位合辦的珊瑚礁體檢志工行動。上週末(11日)來自台灣各地的潛水志工16人,無畏颱風掃過南台灣所帶來的風雨,在台東綠島齊聚,為這個被藍色海洋圍繞的美麗綠色島嶼,進行珊瑚礁體檢;幸好天公作美,在11日珊瑚礁體檢當天,不論是海況、天候都相當良好,順利進行了公館、柴口、將軍岩3個地點的珊瑚礁體檢。

珊瑚礁總體檢 潛水業進修的好機會

東管處秘書吳志昇表示,珊瑚礁總體檢,涵蓋了下水前1.5小時的室內課,提供了專業的科學訓練,是當地潛水業者很好的進修機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孫秀如則表示,在地人最了解當地的環境與狀況,所以珊瑚礁總體檢的行動一直嘗試與在地人合作,以建立長期的調查機制。綠島在地業者藍莎潛水中心的教練馬永正,今年不僅提供場地作為上課地點,也當志工擔任潛水導覽員。

外地參與的志工,有從第一屆就參與澎湖東嶼坪珊瑚礁體檢的倪成德,也有同樣參與多年,今年已經連續參加5場珊瑚礁體檢的潛水教練陳玄州、鄭畢聖等,而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推動海洋監測志工行動,亦派員參與此本體檢工作,大家都用積極的行動參與,來關心台灣海洋的珊瑚健康。

再發現珊瑚黑病

今年的珊瑚礁總體檢,從6月份開始陸續進行了澎湖、東北角、蘭嶼、台東杉原的珊瑚礁體檢調查,綠島已是倒數第2站。綠島選擇了公館、柴口、將軍岩3個地點,進行長度100米穿越線、深度各5米、10米的底質、魚類、無脊椎動物等的調查。科學指導員林育朱表示,今年活珊瑚覆蓋率42%~53%,除了柴口深度10米處36%較去年低之外,整體而言與去年持平;新增的調查點將軍岩深度5米處則有60%。3個地點的魚類則都是小型蝶魚為多;無脊椎動物,記錄到主要為魔鬼海膽、硨磲貝,後者個體大小約在10到20公分之間。

研究「珊瑚黑病」的科學指導員廖敏惠表示,以往在公館、柴口發現過,今年在將軍岩也發現了。是否跟遊客量、缺乏污水處理系統有關?這些都需要科學家長時間的觀察、研究。

深耕在地 建立本土教材

甫從泰國接受珊瑚礁體檢認證課程的中央研究院海洋研究助理鍾愛棋表示,一年一度的珊瑚礁體檢,可以選擇不同的潛點做調查,較能涵蓋環境整體普遍狀況。登記的物種目前是以國際的標準來記錄,未來如果當地有自己的記錄物種清單,是值得支持的好方法,如此更能增進地方的認同與參與度。在地教練也相當贊成,認為可以設置一個長期的記錄觀察區,以增加在地居民與業者的參與度。

孫秀如說:「潛水業者常常下水帶活動,是最適合做一年多次調查珊瑚礁狀態的最佳人選。」孫秀如並表示,身為主辦單位,也不斷思索如何讓這些教學資料,更貼近台灣海洋生態狀況,適合在地使用。為整理出更適合台灣地區使用的教學資料,也歡迎志工們提供照片給予主辦單位進行資料匯整與編寫。

珊瑚礁總體檢不僅可以推廣至民間志工,也可以是觀光旅遊的資源。東管處綠島管理站主任易明照表示,站在觀光發展的角度來看,若能夠讓珊瑚礁體檢的歷年數據,用電子螢幕呈現在遊客中心,讓沒有潛水的遊客,也可以看到綠島珊瑚的過去與現狀。2010年的珊瑚礁總體檢,是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台灣分部等單位協辦;9月底將在小琉球進行最後一站的珊瑚礁體檢,有興趣的潛水夥伴趕緊把握最後機會,詳情請見珊瑚礁體檢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