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海鮮指南:吃魚 吃小不吃大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版海鮮指南:吃魚 吃小不吃大

2011年08月21日
摘錄自2011年8月21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繼英、美、芬蘭、南非與香港等19國訂出「海鮮指南」後,國內學者預計年底也將推出台灣版海鮮指南,依海洋資源與養殖漁業現況,將台灣人常吃水產分類,建議台灣民眾多吃秋刀魚、吳郭魚與鯖魚等,避免食用數量稀少的魚種如野生石斑、野生烏魚及沙魚,保育類的豆腐沙更是「絕對不能吃」。此外,因沿海白鯧魚與曼波魚數量越來越少,最好也避免食用。

中研院研究員邵廣昭編撰台灣版「海鮮指南」多年,依照魚種資源的生態恢復力與食物鏈,發展「底食原則」,也就是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魚成長緩慢且數量少,容易因過度漁捕而滅絕,應避免吃用購買;反之,購買位於食物鏈底層、數量較多的小型魚,對生態衝擊力道較小。

他表示,養殖魚數量雖較野生魚穩定,但「葷食」和「素食」養殖魚,對生態衝擊程度天差地別。如養殖石斑魚或草蝦,多是以小魚磨成的魚粉飼料餵食,這也創造「底拖網」捕撈需求,進而危及魚苗生存,妨害海洋資源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