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 | Page 305 | 環境資訊中心

交通運輸

2003-09-19 15:38
曾有人說,美國是一個建立在車輪之上的國家,其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都離不開車。其實不只美國,當代的汽車文明早已掌控我們的空間與生活。當世界各地正響應無車日活動,在城市中以走路、騎乘腳踏車或搭乘大眾運輸等方式代替使用私人運具,思考一個更人性、更健...
2003-09-15 12:38
無車日緣起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興嘆:為什麼老天爺老愛選放假的時候下雨,出遊計畫都泡湯了!放假下雨的機率大於平日上班時,可不是錯覺!每天早晨上班通勤的汽機車排放大量廢氣,易在空中形成懸浮物,阻擋地表蒸散作用,影響正常大氣循環,所以不易降雨。 ...
2003-09-05 16:20
花蓮,古稱洄瀾。長久以來被視為「邊陲」、「後山」。有句話說:「花東的泥土會黏人」,總是黏住那些嚮往大山大水的移民客。 然而,通往花蓮的路卻是崎嶇難行,老一輩的花蓮人說起當年行走蘇花公路的情景,仍然是心驚膽顫:「過去蘇花公路是單行道,好危...
2003-09-02 15:33
台灣的確是個創造「奇蹟」之地。正常的政治邏輯,政客的政策支票是用來討好選民,但現在相信有許多人和筆者一樣,對於扁政府所做的諸多政策承諾,反倒希望它不要兌現,因為一個承諾往往就是一個災難。姑且不論那些一看就知道是卯吃寅糧、債留子孫的錢坑法案,...
2002-10-31 03:51
在戰後的繁榮歲月中,個人所得快速增加,再加上另外兩項刺激都市蔓延的因素,將大西北的汽車數量,從原來戰爭結束時的僅僅100萬輛,提升到1973年石油禁運發生前夕的將近600萬輛。 去中心化 第一個刺激因素是去中心化。 自1950年起,都...
2002-10-03 12:29
第四個錯誤:反社會 都市的蔓延會侵蝕到文明社會。它加遽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問題,瓦解社區守望相助的團結力。市郊的發展,使得擁有車輛成為生活的必需,使原來的低收入戶更變成了貧戶。它將客戶大量的從市內的小雜貨店搶走,造成零售食品漲價,再度加重貧...
2002-09-23 09:43
漫無計劃的都市擴張 都市蔓延有三個特徵。首先,是人口稀疏的都市型態:每l英畝不超過12個人。其次,是劃分非常嚴格的都市布局:商店、住家、辦公室和工業區,各自獨立分開,公寓大樓和獨戶住宅也絕不混在一起。最後,是一個擁有分支道路的都市型態:...
2002-09-20 18:47
還給空氣自然的味道 大西北每年還有數千人以上的生命與健康受到汽車的危害,因為車輛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以及製造、推動、維護,和修理汽車所造成的污染,會引發肺癌和呼吸系統等疾病。在溫哥華,空氣品質不良的日子裡,住院人數就會增加,而汽車正是造成該...
2002-01-04 14:28
在2001年11月22日的更生日報,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政府拚經濟,成效如何大家心知肚明;花蓮拚觀光,結集地方各界力量,則頗有建樹。如今中日包機已起飛,綠色公路積極拓展,各風景區管理機構齊心協力開發新景點,目的無非吸引客源,多在花蓮作二、...
2001-11-01 13:53
停車管理:售票機;住戶專用路邊 在台灣路邊收費停車,比較多由車作人員收費。路邊停車位不足的地方,都應該實施收費停車,而不是提供免費空間,讓大家“先到先得”,停得越久對別人越不公平。但是在新竹市,就某些地方來說,市政...

頁面

訂閱 RSS - 交通運輸